关于加强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
本文选题:仲裁员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年18期
【摘要】: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为进一步落实劳动争议仲裁三方原则,规范兼职劳动仲裁员管理,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加强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做好兼职劳动仲裁员的推荐和聘任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业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把推荐和聘任兼职劳
[Abstract]:The Labor Law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on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part - time labor arbitrator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labor dispute arbitration shall b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bor Law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子亚,卢绳祖;国际商事仲裁问题的研究[J];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2 刘忠亚;第十一讲 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3 卢绳祖;;印度仲裁院的培训设施[J];政治与法律;1982年03期
4 卢绳祖;;试论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特性——兼论仲裁与调解的关系[J];国际商务研究;1982年02期
5 ;小辞典[J];国际商务研究;1982年02期
6 蒋恩慈;略论对外经济、贸易和海事仲裁[J];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7 李芳志 ,王昌硕;对进一步完善处理劳动争议立法的几点意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4期
8 方之寅;略论外国仲裁裁决的执行问题——兼析1958年纽约公约[J];国际贸易问题;1983年03期
9 卢绳祖;外国对担任国际商事仲裁员的条件的规定[J];法学;1983年12期
10 卢绳祖;印度仲裁院的培训设施[J];政治与法律;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余贵忠;;关于《仲裁法》若干问题的研究[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余贵忠;;关于《仲裁法》若干问题的研究[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何志强;;国际商贸仲裁[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白南泉;;国际商事仲裁在新加坡[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陆敬波;;律师在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中的作用亟待增强[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秋潮;;诚信也是竞争力[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管礼明;;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10 Andrew G.Macdonald;;利物浦棉花协会的历史、作用和前途[A];2004’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利群 刘铁民;仲裁委和仲裁庭在仲裁案件中的关系[N];法制日报;2000年
2 (英)弗兰克·道森教授 著 谢远东 译;谈谈英国仲裁法[N];法制日报;2000年
3 何兵;法院的案件危机与对策[N];法制日报;2000年
4 郭玉涛;选哪种解决纠纷方式[N];法制日报;2000年
5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N];国际商报;2000年
6 吴凌雁;杭州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N];工人日报;2000年
7 黄豫;0.22元引出的劳务纠纷[N];检察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鲁志峰;圈点2000’十大劳动争议案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9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副局长 蔡定剑;司法公正与诉讼成本和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0年
10 ;把司法救助落到实处[N];人民法院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马其家;美国证券纠纷仲裁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李虎;网上仲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寇丽;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侯登华;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康明;论商事仲裁的专业服务属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胡伟良;两岸仲裁法之修法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杨弘磊;中国内地司法实践视角下的《纽约公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明;临时仲裁及其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王承杰;论仲裁员的职责[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张志;论仲裁协议制度[D];郑州大学;2001年
4 刘长兵;中英两国海事仲裁制度若干问题之比较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5 张烨;关于拖延仲裁程序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涂晴;现代商人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D];厦门大学;2001年
7 王红松;关于仲裁法律修改与仲裁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姚俊逸;论仲裁费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占小平;证券争议仲裁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李红霞;我国涉外仲裁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30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73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