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应全力扭转合同短期化趋势
本文选题:劳动合同终止 + 用人单位 ; 参考:《中国劳动》2006年02期
【摘要】:“劳动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被认为是“终身制”,因此造成大量劳动合同短期化和企业在职工接近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前辞退职工或不再续签等现象。在劳动合同立法中,关于劳动合同期限制度设计,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劳动合同法》中应当将不定期劳动合同确定为劳动合同的主要形式,同时限制定期劳动合同的使用,并降低定期劳动合同转为不定期劳动合同的条件。意见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在劳动合同期限问题上,是采取一种激进态度,强制性地严格限制使用,还是采取一种温和的改良主义的态度,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弥补现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瑕疵和漏洞,引导当事人采取不定期劳动合同。”
[Abstract]:"the provisions of the Labour Code concerning indefinite contracts are considered in practice to be" lifelong ". As a result, a large number of short-term labor contracts and enterprises close to the signing of "no fixed term contract" before the dismissal of workers or no renewal of such phenomena. In the labor contract legislation, there is a relatively consistent view on the design of the labor contract duration system. In the Labor contract Law, the indefinite labor contract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main form of the labor contract. At the same time limit the use of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 and reduce the term labor contract to indefinite labor contract conditions. The differences of opinion mainly focus on whether to adopt a radical attitude on the issue of the duration of the labor contract, to impose strict restrictions on its use, or to adopt a moderate reformist attitude and adopt a certain institutional design. Make up for the defects and loophol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system, and guide the parties to adopt indefinite labor contracts. "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围;;用人单位如何确定劳动合同期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04期
2 唐德全;廖移海;;终止劳动合同要办理哪些手续[J];四川监察;2001年06期
3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做好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的意见[J];中国工运;2006年09期
4 ;签订合同之前想仔细![J];打工妹;2004年03期
5 刘畅;江山;杨杰;;劳动合同期限选择与用工管理[J];中国劳动;2007年09期
6 ;为您服务[J];党的建设;2006年12期
7 穆忱;;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如何约定终止条件?[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8年11期
8 殷楠楠;;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大误区[J];劳动保障世界;2008年04期
9 王继红;;慎选劳动合同期限 规避用人风险[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08期
10 王景龙;;因年满60岁终止劳动合同应否给予经济补偿[J];晚霞;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厉进;;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过程中经济关系处理办法及反思[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2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3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淑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标准及方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7 陆敬波;;劳动合同后附随义务之探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姜卫;;调动各方资源 畅通船员维权渠道[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9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璐;;人才派遣制研究[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民进城务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N];广元日报;2006年
2 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周开畅;劳动合同内容趋于“标准化”[N];上海金融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成燕 实习生 胡学武;进城务工问题解答[N];郑州日报;2006年
4 记者 蔡晓芳;我市昨启用新劳动合同范本[N];南京日报;2007年
5 李建;2007,职场维权你准备好了吗[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邋周洁 高超 小夏 照明;农民工维权路坎坷[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7 ;田成平就《劳动合同法(草案)》向人大作说明[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8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农民工常用法律知识集锦[N];辽源日报;2006年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田成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说明[N];人民日报;2006年
10 通讯员 陈昌衡 实习生 刘焰 整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衡阳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鹏;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经济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苗增竹;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程泽铭;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潘玉莲;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黎黎;经济补偿金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郑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张苏苏;论用人单位的知情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姚钰;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周艺;用人单位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8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78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