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务派遣同工同酬与三性认定问题的思考
本文选题:劳务派遣 + 同工同筹 ; 参考:《中国劳动》2012年06期
【摘要】: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劳务派遣用工的引入,是为了规避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的限制,以及在不调整原来的直接用工劳动者既得利益的情形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因此,"同工不同酬"和"非三性"岗位等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劳务派遣是市场对用工方式比较之后的理性选择,所以,对它应是规范而不是扼杀,应继续发挥劳务派遣形成市场化工资价格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并使其服务功能规模化、专业化。
[Abstract]:At present, quite a part of labor dispatch in our country is introduced in order to avoid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employers' autonomy of employment, and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without adjusting the vested interests of the former direct workers. 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equal pay and non-sex jobs can not be solved in the short term. The labor dispatch is the rational choice after the market compares the employment mode, therefore, it should be standardized rather than strangled, should continue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labor dispatch to form the market wage price, make up the market failure, and make its service function scale. Specializ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分类号】:D922.5;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柯菲菲;蒋彦龙;蒋天成;;劳务派遣工主张“同工同酬”的裁判困境分析[J];中国劳动;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四明;;论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权利救济的举证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2年20期
2 黄巧燕;;现有法律下细化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规范要求[J];中国劳动;2012年06期
3 周国良;;同工何以难以同酬[J];中国劳动;2013年02期
4 丁芳;;我国劳务派遣现状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王全兴;杨浩楠;;试论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兼评2012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文博;论A机械制造公司派遣员工激励方案优化设计[D];山东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2 秦中忠;张胜辉;;劳务派遣职工以加入派遣单位工会为宜[J];中国工运;2008年12期
3 赵国伟;;劳务派遣之风险防范[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4 李光春;;加强和改进劳务派遣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思考[J];南方论刊;2009年S2期
5 牛慧;江山;李坤刚;;劳务派遣协议的条款内容及其设置[J];中国劳动;2010年01期
6 ;如何避免劳务派遣用工泛滥成灾?[J];工友;2011年05期
7 高海荣;;浅析劳务派遣法律规制问题及完善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0期
8 何小勇;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中国劳动;2004年11期
9 钟岷源;劳务派遣:就业新路——专访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宾[J];南风窗;2005年07期
10 ;当前劳务派遣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什么对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彭涛;;对劳务派遣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资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8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9 官长春;;规范国有道路运输企业劳务工管理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杨干;;如何疏导基层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职工的消极情绪[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亟待完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冲击劳动用工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3 记者 吕晟君;今年力争劳务派遣5万人[N];兰州日报;2005年
4 高罗胜 缪友清;“劳务派遣”化解顽症[N];农民日报;2005年
5 孙瑞灼;警惕劳务派遣侵害职工权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记者 陶涛;西夏区劳务派遣让七千余人实现就业[N];宁夏日报;2008年
7 伍朝阳;柳工首批优秀劳务工“转正”[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9年
8 邱艳阳 陈荣鑫;完善劳务派遣制度 实现人力资本效益最大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9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 曾志江;日本的劳务派遣业的派遣机构[N];组织人事报;2009年
10 陈琳 李金迪 晓岩;首例涉外劳务派遣者被诉案开审[N];中国企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婷婷;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田新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6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80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