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工伤事故性质及救济模式的法律考量

发布时间:2018-05-17 16:39

  本文选题:工伤 + 工伤保险赔偿 ; 参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摘要】:我国劳动法和民法的竞合造成工伤事故既具有劳动保险性,又具有民法上的特殊侵权性,相应的其救济途径包括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在选择、取代、兼得和补充四种救济模式中,应选择补充模式,即劳动者先领取工伤保险赔偿,不足部分可通过侵权损害赔偿获得救济。这是一种既公平合理,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伤事故救济模式,能够达到保护劳动者、提高用人单位安全意识、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保障体系完善之目的。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labor law and civil law not only has the nature of labor insurance, but also has the special tort in civil law. The corresponding remedies include compensation for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and compensation for civil tort damage. In the four relief modes of choosing, replacing, receiving and supplementing, we should choose the supplementary mode, that is, the laborer gets the compensation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first, and the insufficient part can get the relief through the compensation of tort damage. This is a fair and reasonable industrial accident relief mode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which can protect workers, improve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employers, and then promote the perfection of the whole social labor security system.
【作者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与社会学系;
【分类号】:D922.55;F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正伟;胡庆;;从现行法规的视角比较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林存柱;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演变与趋势[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4 关今华,林金贵;见义勇为行为适用法律之辨析与矫正[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张冬梅;共同危险行为及其疑难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魏树发,江钦辉;雇主责任制度若干问题辨析——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沈明磊;王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理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苏省的实践为例[J];法律适用;2005年12期

8 葛承书;刘雁兵;;工伤事故责任的侵权法救济[J];法律适用;2006年07期

9 王洪亮;;论事业单位的民事法律地位——以学校为研究范例[J];法商研究;2007年04期

10 李理;论工伤事故多种补偿机制的适用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文兵;;论第三人侵权中的经营者责任[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曹伟;;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探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垠红;侵权法上安全保障义务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叶i吰,

本文编号:1902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902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f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