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争议诉讼证明妨碍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4 01:03

  本文选题:证明妨碍 + 劳动争议 ; 参考:《理论月刊》2014年11期


【摘要】:证明妨碍是劳动争议诉讼领域近年来突显出的新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劳动争议解决的专门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证明妨碍制度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难以满足实践需要。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诉讼证明妨碍制度应首先明确其构成要件,强调成立证明妨碍的关键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反证明协作义务和证据保存义务,且不再区分主观状态。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劳动争议诉讼的特点,设立更为合理的制裁措施,选择以金钱制裁为主,同时并不排斥诸如转换证明责任、降低证明标准等多元化法律后果的适用。
[Abstract]:Proof hindrance is a new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labor dispute litigation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ivil procedure law, the special legislation on labor dispute resolution and relate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are not specific enough to prove the obstruction system,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practic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proof hindrance in labor dispute litigation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first clarify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emphasize that the key to the obstruction of establishing proof is that the employer or laborer violates the obligation of proof cooperation and the obligation of preservation of evidence, and no longer distinguishes the subjective state.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dispute litigation, set up more reasonable sanctions, choose to take monetary sanctions as the main choice, at the same time do not exclude 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legal consequences, such as changing the burden of proof, reducing the standard of proof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D922.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友好;;论证明妨碍法律效果之择定——以文书提出妨碍为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于鹏;;民事诉讼证明妨碍救济与制裁比较研究[J];法律适用;2013年12期

3 李伯安;;证明妨碍制裁的正当性与制度建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包冰锋;;多元化适用:证明妨碍法律效果的选择路径[J];现代法学;2011年05期

5 李浩;;举证时限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追问证据失权的正义性[J];中国法学;2005年03期

6 占善刚;;证明妨害论——以德国法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7 张卫平;;证明妨害及对策探讨[J];证据学论坛;2004年01期

8 汤维建;许尚豪;;建立举证妨碍制度,完善证据立法[J];证据学论坛;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菁;王超;;我国法官在刑事证据法中的诉讼角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翟志文;;民事诉讼纠纷要素处置的局限性及其消解——以民事纠纷结构要素为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张刚;王成军;;关于构建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法律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成协中;;中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模式与规则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叶名怡;;过错及因果关系推定与证明责任倒置——从事实到价值的思考[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8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9 肖建华;杨恩乾;;论仲裁裁决的既判力[J];北方法学;2008年06期

10 徐涤宇;胡东海;;证明责任视野下善意取得之善意要件的制度设计——《物权法》第106条之批评[J];比较法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刚;;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运行失范之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海龙;;司法涅i玫闹匾∮,

本文编号:2016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016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9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