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对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案件的审理

发布时间:2018-06-15 07:08

  本文选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用人单位 ; 参考:《人民司法》2007年11期


【摘要】:正 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案件在北京市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中增幅较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2006年仅申请劳动监察和工伤认定的案件就达到5万余件,人民法院受理的相关行政诉讼案件也在200件左右。这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也充分体现了劳动者本身对自身生存状况和法律地位的关注。因此,依法审理好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案件,既是对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监督和维护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亦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主旨的必然要求,以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cases in Beijing courts accept a large increase in administrative case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2006, Beijing only applied for labor supervision and industrial injury identification of more than 50,000 cases, and the people's court also accepted about 200 relate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cases. This not only reflec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form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but also fully reflects the workers' concern about their own living conditions and legal status. Therefore, properly handling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cases according to law is not only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in a relatively weak position, but also the supervi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It is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judicial purport of the people's court in the new period,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people's court in maintaining national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ever, due to labour laws,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regulations, labour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北京高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明;;工伤职工造成损失 用人单位怎样追偿?[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2 ;建用人单位使用劳动性别最低比例制度[J];中国人大;2011年11期

3 班子嫣;;职工拒不签合同用人单位须慎用[J];就业与保障;2011年08期

4 颜东岳;;劳动者遭遇打卡纠纷该怎样维权?[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5 ;用人单位未缴社保费是否需要区别主观或非主观过错[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6 陈开冬;;签约做好“双保险”[J];成才与就业;2011年Z2期

7 ;约定用人单位承担违约金是否有效[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6期

8 经参;;辞职面试:若涉隐私劳动者有权拒绝[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9 李一然;邹冉;;用人单位“用工”勿入三大误区[J];就业与保障;2011年06期

10 李晨;;企业单方面对员工调岗调薪有何法律规范?[J];上海企业;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4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陈诗达;;后记[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璐;;人才派遣制研究[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7 尹波;;开展人才派遣业务 提高人才派遣机构服务能力[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8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宋新潮;;论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权福军;;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来自75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德生;用人单位拒绝录用乙肝“小三阳”应聘者是否合法?[N];江苏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傅晓峰;济南出台意见规范用人单位裁员[N];济南日报;2008年

3 陈焘 安钢集团附属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企管科;用人单位裁员应合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4 记者 张晓晶;山东拟立法禁止用人单位性别歧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芳滨 本报通讯员 于文杰;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裁减人员[N];青岛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伟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普遍持欢迎态度[N];工人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玉珍;用人单位12种情况要接受监督[N];江西日报;2009年

8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张文溪 何兵;近2万人次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N];宁波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昊;用人单位“抄底”储备高学历人才[N];北京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丽平;招聘残疾人前来就业 用人单位领3年补贴[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泽铭;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张苏苏;论用人单位的知情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潘玉莲;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郑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姚钰;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周艺;用人单位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衣双;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9 任德傲;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彭学锋;我国加班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1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021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e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