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
[Abstract]:......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明;这起工伤争议该如何处理?[J];中国劳动;2001年08期
2 ;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期
3 王俊 ,兴元;为劳动者撑起的保护伞——新《工伤保险条例》四大新意[J];车间管理;2003年04期
4 黑港;用人单位必须给工人享受工伤保险[J];农村新技术;2004年05期
5 ;每月视点[J];当代矿工;2005年05期
6 张伟;一个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条例[J];劳动保护;2003年06期
7 曾宪树;工伤保险知识讲座[J];劳动保护;1999年08期
8 栾景波 ,袁成茂;当前工伤认定的难点及对策[J];山东劳动保障;2002年05期
9 肖慧鹏;浅析我国工伤保险立法中的几个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03年18期
10 苏里;《工伤保险条例》有哪些新规定[J];职业;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方;张明丽;;武汉市中小企业工伤保险问题探讨[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2 吕学静;张波;;北京市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重在落实——难点在于外来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万成略;;工伤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及启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段誉;刘一鸣;李昭;;关于保险对非正式风险分摊机制挤出效应的实验研究[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5 杜红兵;杨瑾娣;;我国煤矿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现状与发展[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周华中;;关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哲学思考[A];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周华中;;体现工伤预防功能是工伤保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甘心孟;;风险管理评价与工伤保险[A];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晋川;刘庆民;;谈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功智;刘铁民;欧阳梅;牛和平;;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发展战略目标设想[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邬凤英;农民工也可以享受工伤保险[N];中国商报;2004年
2 张静峰;“参加工伤保险就是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龚宝;工伤保险制度建设的新里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4 记者 方磊;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据可依[N];中国保险报;2004年
5 ;农民工:工伤保险助平安[N];人民日报;2004年
6 李小霞;高风险从业人员将全面实行工伤保险[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任淑霞;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出台[N];中华建筑报;2004年
8 通讯员 郭景利;焉耆扩大企业工伤保险覆盖面[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1年
9 ;人身保险≠工伤保险[N];工人日报;2001年
10 谢虹;民工工伤保险处境“尴尬”[N];江苏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欣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磊;中国职业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韩俊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川;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毛光烈;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中的合作问题分析[D];上海大学;2008年
6 李华一;建筑业农民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榕;煤矿工伤风险评价及保险费率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慧娟;维吾尔族妇女民间互助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星;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芮立新;论工伤保险与侵权赔偿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王小明;船员人身伤亡工伤保险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张雪梅;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之竞合[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罗东澜;煤矿爆炸安全分级评价及其在煤矿工伤保险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李鹏;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姜学鹏;我国工伤保险差别费率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9 张晓鹏;广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李炎杰;我国实施煤矿业强制雇主责任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7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15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