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关系的伦理诉求和法制建设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in China, there are still many restrictive factors in the legislative conditions, market environment and negotiation system itsel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thical demands of labor relations contained in these problems. The lack of ethical spirit of enterprises and workers, and the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ethical demands and exter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can realize the accurate orientation of ethical demands and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xternal institutions. We will bet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gal system for collective wage negoti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2009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3)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俊尧;;协商民主与基层实践:对“民主恳谈”模式的再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晓婷;李效东;;经济伦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韩博印;;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3 叶国灿;;伦理经营: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J];财经论丛;2006年02期
4 叶国灿;论家族企业的局限性与回避[J];当代财经;2003年05期
5 肖巍;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道德约束——从社会责任标准(SA 8000)说起[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6 强以华;;经济伦理与社会和谐——兼论经济伦理学的宗旨与使命[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7 曹凤月;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唐建民,张念萍,方延腾;“带金”销售的营销伦理缺失[J];改革与战略;2005年08期
9 王阳;我国企业信用危机的根源及其治理[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0 刘隽,金丽;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灵燕;论企业内的权力关系[D];西北大学;2003年
2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4 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D];复旦大学;2004年
5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穆西安;企业的伦理化经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文文;伦理 理性 自由[D];复旦大学;2005年
8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9 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岐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廖朝晖;企业并购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文娟;国际保理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王晓曦;论商业银行职业道德的基础——诚信[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志峰;论商业竞争道德[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华晶;企业成长中的企业伦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林城;经济伦理与环境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郭玉宇;初论伦理视域下的中国企业诚信建设[D];东南大学;2004年
7 郭海莉;亚当·斯密的经济正义理论探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王晓舟;上市公司审计舞弊问题应对策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李娜;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跨国公司管理体系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漆晓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及生产守则问题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坤刚;论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兼论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董保华;;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3 李小明,杨雅妮,郭莉;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若干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牛爱军;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年04期
6 徐家良;民主合作制:政府与公民间的双赢博弈[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7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郎友兴;商议式民主与中国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五一;;在劳动关系变局中抢占先机[J];中国律师;2010年09期
2 ;河北:企业恶意欠社保 荣誉一票否决[J];人事天地;2011年01期
3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意见》问答[J];共产党员;2011年15期
4 钱雄伟;;工资集体协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突破[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侯莎莎;;协商民主视野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J];求实;2011年06期
6 张天维;;和谐劳动关系 为何如此重要[J];东北之窗;2011年14期
7 陆佳亮;;“劳动关系的管治与自治之二——非标准劳动关系”研讨会简讯[J];探索与争鸣;2011年05期
8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意见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21期
9 ;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10 ;共同谱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篇章[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2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陈诗达;;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陈诗达;;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静;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启动[N];石家庄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许成宽;我省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N];安徽经济报;2010年
3 宣云 谢志军;谱一曲和谐劳动关系的赞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4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努力营造和谐劳动关系[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陈木兰;锡市依托社区协调劳动关系[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白潇;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榆林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张宪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找准平衡点[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8 钱续坤 王德华;怀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安庆日报;2010年
9 徐侃 张凡;共建和谐 稳定劳动关系[N];安庆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尹娜;构建和维护新区和谐劳动关系[N];滨海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4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洪泸敏;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解立峰;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花蓓;上海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娜;《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件下济南市劳务派遣市场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陈永;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立;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佣劳动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平;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李欣宇;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思;我国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付大鹏;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01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30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