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合同期限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7 03:49
【摘要】: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与一个国家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及劳动关系的稳定程度有关,一般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劳动合同期限从定期向不定期的转变,反映了人类对劳动关系本质认识的深化,社会法因素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劳动合同私法公法化的必然结果。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劳动合同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不定期合同在维持劳动关系稳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比定期合同具有优势。其立法模式一般均以不定期合同为劳动用工的主导形式,定期合同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以定期合同超限推定为不定期合同为保障,并对不定期合同的解雇进行保护,以体现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从1986年开始推行以来,到目前已成为建立劳动关系的主要形式,我国劳动合同走的是一条公法私法化的道路。但由于对合同期限制度认识不到位,法律规定不合理和过于简单,导致实践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逐步演变成福利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建立劳动关系的主要形式,且劳动合同短期化严重,既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也不利于对劳动者的保护。本文通过对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的探讨,在借鉴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立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合同期限制度的建议,以期今后立法的完善。
[Abstract]:The term system of labor contract is related to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a country's labor market and the stability of labor relations. The change of the term of labor contract from fixed term to indefinite period reflects the deepening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labor relations, in which social law factors play a decisive role,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public law of labor contrac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bor contracts in major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and regions show that indefinite contracts have advantages over fixed-term contracts in maintaining stable labor relations, improving enterprises' economic benefits and protecting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ts legislative model is generally based on indefinite contract as the dominant form of labor employment, fixed-term contract can only be appli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law, and the term contract is presumed to be indefinite contract as the safeguard. And the termination of indefinite contracts to protect, to reflect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The labor contract system of our country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establishing labor relations since it was put into practice in 1986. The labor contract of our country has taken a path of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act duration system and the unreasonable and too simple legal provisions, the non-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welfare contract in practice, and the 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establishing labor relations. The short-term labor contrac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of labor relations nor to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labor contract duration system, and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labor contract duration in the major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contract dur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岩;张长水;;他能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中国储运;2011年08期

2 冷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大问题[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3 ;已补偿工龄,仍可计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年限[J];工友;2011年08期

4 欣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永久合同”[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5 ;法律信箱[J];新疆人大(汉文);2011年07期

6 ;政策问答[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8期

7 江信红;栗宏豪;;用人单位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8 剑华;;《劳动合同法》背后的劳资博弈[J];黄金时代;2008年03期

9 李晨;;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J];上海企业;2011年08期

10 刘若菡;;浅析《劳动合同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陶友之;;企业“二元结构”的成因、危害与根治[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4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6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9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明;无固定期限合同并非“铁饭碗”[N];中国工业报;2008年

2 朱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N];江苏法制报;2008年

3 常鸣;职工起诉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获支持[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特约撰稿 周斌;聚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N];人才市场报;2009年

5 北京市奕明律师事务所 涂志 张真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终身包袱”[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程成;如此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不合法[N];检察日报;2009年

7 记者 施晓义 通讯员 林刚;工作10年,,可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N];浙江日报;2005年

8 记者 隋晓梅;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明显改善[N];吐鲁番报(汉);2008年

9 吴敏超;浅议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N];江苏法制报;2008年

10 文登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侯力强;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获双倍工资补偿的期限有多长[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幸;论我国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雅谦;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帆;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牟楠;劳动合同期限的法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建兵;劳动合同期限法律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曾玉胶;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克岳;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叶婷;我国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徐鑫;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廖艳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83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383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