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劳动争议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开畅;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4年03期
2 王国社;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3 徐智华;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虹;蔡阳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3 徐前权;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浅析[J];法学评论;2004年05期
4 彭鹏;;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程序层面之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郑中华;;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李培志,王秀英;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重构[J];河北法学;2004年10期
7 徐前权;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董保华;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裁审关系”[J];中国劳动;2004年03期
9 周开畅;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4年03期
10 王文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中国劳动;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菁;论我国劳动争议救济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黎泳宇;深圳市劳动报酬争议问题与政府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董秀娟;论农民工的劳动权[D];吉林大学;2005年
4 韩福财;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蔡阳阳;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制度重构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张磊;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丹星;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娟;弱势群体民事诉讼保障制度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启鹏;劳动争议处理与制度选择[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坤刚;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两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李德齐;劳动争议处理与制度选择[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王彭;试论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重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肖卫兵,钱大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J];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周经纬;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之检讨与重构[J];中国劳动;2003年03期
6 王秋香,刘小鹏;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改革刍议[J];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7 庞玉娴;试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8 徐智华;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威;;劳动争议调解构筑和谐通州[J];工会博览;2011年09期
2 刘源;;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完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梁宏;;对高校无形资产保护策略的分析——从法学的视角[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4 叶承芳;;试论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的性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5 吴哲燕;吴琳;;慈溪市着力构建四级一协会劳动争议调解模式[J];中国劳动;2011年09期
6 ;解读劳动争议案件新规[J];农民文摘;2006年11期
7 周建伟;;对防范高校大学生管理法律风险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张媛媛;;大学生申诉管理方案策划——以河南Z高校为例[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9 ;东兰县开放式、社会化、网络化的大调解框架初步形成[J];人事天地;2011年04期
10 邓亮;;论大学生权益维护[J];考试周刊;2011年5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永乐;;制度变迁下公民的高校受教育权之属性探讨[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程雁雷;;高等教育领域行政法问题研究之回顾与前瞻[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光慧;;高校制度建设的概念、法律依据与基本原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毛放;;上海启动终身教育立法前期工作[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新;;劳动争议处理与民事诉讼分离两裁终决是最佳选择[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士兵;高校也要反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曾献文;谁来监管高校的“处分权”?[N];检察日报;2003年
3 本版编辑 舒圣祥 毕诗成 盛大林;高校土地置换到底合不合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柯学东 张安泰 陈云飞;广东:职务犯罪同步预防走进高校[N];检察日报;2003年
5 记者 张晓晶;大学“豪华成本”不能再让学生埋单[N];科技日报;2007年
6 郄建荣;高校无权擅自转让国有划拨土地[N];法制日报;2007年
7 李亮;开除学生背后的法律博弈[N];法制日报;2007年
8 记者 韩晓玲邋通讯员 周苏展;全省高校法学辩论赛决出冠军[N];湖北日报;2008年
9 ;来自互联网上的对话——高校权力监督 法律责无旁贷[N];检察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席锋宇;“高校无讼”局面将改变[N];法制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玲;高校与学生行政法律关系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姜雪丽;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余军;大学生权利保护与高校依法管理学生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贤玉;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司法审查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雪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周俊文;高校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学永;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秦雪峰;论法治进程中的高校行政[D];河海大学;2003年
9 张琼;高校管理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张智;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0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580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