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劳务派遣立法中的思维定势

发布时间:2020-04-03 07:37
【摘要】:本文从法律的实际执行、司法解释面临的难题、某些管制目标的异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劳务派遣立法体现出的某种观念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冲突。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立法宗旨被理解为主要依赖公权力介入时,出现了问题越多越管、越管越多的尴尬局面。反思劳动立法的思维定势,重新定位"劳动关系和谐"与"劳动关系稳定"的相互关系,找准国家与市场的联接点,才可能恰当地应对劳务派遣产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2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3 何小勇;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中国劳动;2004年11期

4 梁治平;;立法何为?——对《劳动合同法》的几点观察[J];书屋;2008年06期

5 韩朝华;;跳出“放乱收死”循环 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改革30年的制度得失[J];探索与争鸣;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祥武;;《劳动合同法》遭受批判的原因评析——基于政治法律学的宏观视域[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2 张帆;胡洪;张婷;;从权利倾斜配置角度看《劳动合同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杨胜利;;劳务派遣制度的规范缺失及弥补路径探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丁冬;;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制度自省意义——以《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为切入点[J];长白学刊;2011年06期

5 刘松珍;;论劳动合同变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锐;;试析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张美玲;;中美矿山安全法价值观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8 吴如巧;宋东;;劳务派遣与劳动者权益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9 赵一波;;解雇保护司法救济中的法益衡量——对解雇争议的实证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于晓扬;;劳资冲突的公司法解决[J];研究生法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邓淦华;张华;陈丹;;劳动合同法:在自治和干预中走向和谐的路径选择——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件和司法解释为切入点[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2 苏霞;;工会在新时期公路行业中的作用[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水生;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肖亚成;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要素成本与利益分享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丰恺;多元利益博弈下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之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安增莹;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周艳群;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尚元;;我国劳动派遣现状与劳动者权益保护——兼谈《劳动合同法》(草案)中“劳动派遣”之立法规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J];劳动保护;1995年10期

2 ;职工跳槽企业无奈──从五十名职工跳槽看乡镇企业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性[J];中国劳动;1996年07期

3 刘文华;企业富余人员不宜再办停薪留职[J];中国劳动;1996年07期

4 贾增志;关于下岗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工运;1996年02期

5 栾立冰;逾期不签劳动合同就是编外人员吗?[J];中国工运;1996年03期

6 ;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J];新法规月刊;1996年01期

7 ;入股与未入股职工的待遇是否相同?[J];中国工运;1998年09期

8 ;我们能否优先与单位续订劳动合同[J];创业者;1999年04期

9 ;医院临时工可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吗?[J];创业者;1999年12期

10 赵义福;完善劳动法规 减少劳动合同争议[J];经济与管理;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7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田文复;;雇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之比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曹琦;用工须签书面劳动合同[N];重庆日报;2005年

2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N];新华日报;2003年

3 ;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梁忻;云南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雇主用工行为[N];中国企业报;2007年

5 肖波 张平;元谋县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N];楚雄日报(汉);2006年

6 本报记者  付忠;签订劳动合同大有讲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7 ;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何衔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记者 汤碧琴 通讯员 刘震;社保和劳动合同成争议焦点[N];宁波日报;2007年

9 高教授;利用假职称证书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N];人民公安报;2007年

10 关怀;用工就得签合同[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6 徐阳;劳动权保障视域下的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7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8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9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杨苏;浅谈劳动合同附随义务[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613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613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2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