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诉讼相对独立于民事诉讼的理论基
【文章目录】:
一、劳动诉讼相对独立民事诉讼问题的提出
二、民事诉讼不适应劳动诉讼的例证和内涵分析
(一)对于民事诉讼不适应劳动诉讼的例证分析
(二)劳动诉讼相对独立的内涵解析
三、劳动诉讼相对独立民事诉讼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法程序构建的要求
(二)传统诉讼现代转型的需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冬梅;完善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冯彦君;董文军;;中国应确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以实现劳动司法的公正和效率为目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3 马俊驹;童列春;;私法中身份的再发现[J];法学研究;2008年05期
4 夏积智;我国解决劳动争议的指导思想[J];中国劳动科学;1987年06期
5 侯玲玲 ,王全兴;民事诉讼法适应劳动诉讼的立法建议[J];中国劳动;2001年06期
6 郑尚元;;论劳动争议诉讼程序之完善——兼评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14号[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7 ;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则及相关问题[J];人民司法;1993年10期
8 王燕玲;我国的劳动诉讼制度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黄健;;民事执行裁决权配置略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胡小红;;经济法学视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张翀;;批判与重塑——论我国社会法部门的转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於恒强;陆春镁;;重构我国法院外ADR的基本思路与设想——从现实解纷的角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程晓燕,华枫;论辩诉交易与我国刑事诉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奚玮,张韬;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翀;;社会法与市民社会——第三法域探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奚玮;黄海龙;;论被害人参与疑罪不诉程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赵新杰;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法律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康丽丽;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坤刚;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两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靳学筠;对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原则的反思和重构[J];法律适用;1999年03期
3 翟中鞠,王全兴;关于劳动关系协调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4 左卫民,朱桐辉;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J];法学;2001年04期
5 李德齐,袁铁铮,柳军;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比较研究[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程延园;我国劳动争议的发展变化与劳动关系的调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1期
7 高霖,苏海刚;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劳动;2000年08期
8 汪君清;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重构[J];中国劳动;2001年11期
9 陈新;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应实行两裁终决[J];中国劳动;2001年12期
10 陈宗利 ,牛琰;浅谈劳动争议的处理模式[J];中国劳动;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保华,周开畅;也谈“从契约到身份”——对第三法域的探索[J];浙江学刊;2004年01期
2 郑少华;略论社会法生态化[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本质定位——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之研究[J];经济法论坛;2004年00期
4 李昌麒,单飞跃,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兼与董保华先生商榷[J];现代法学;2003年05期
5 徐科雷;从社会法视角看经济法的独立性[J];前沿;2003年10期
6 ;社会法治分外妖娆[J];法治与社会;2008年01期
7 单飞跃,甘强;社会法基本范畴问题析辩[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韩沛锟;邢润源;;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法庭改革初探——以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社会法庭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1年05期
9 单飞跃,阳永恒;社会法:一种经济法研究进路的反思[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朱晓喆;社会法中的人——兼谈现代社会与法律人格的变迁[J];法学;200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朱翠微;医患法律关系属性论[D];吉林大学;2009年
3 毛德龙;经济法的转型与转型经济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吴真;公共信托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刘灵芝;中国公民养老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李依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扈春海;社会法的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董洪涛;论大规模侵权纠纷的社会法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莫胜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姜帆;社会法的源与流[D];吉林大学;2007年
6 廖娟;“黑哨”问题的社会法探析[D];兰州大学;2006年
7 陈炜;环境侵权公共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冰;社会法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李兆宇;论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白俊;信用卡持卡人权益法律保护之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94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89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