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秘密的多元法律调整
发布时间:2021-08-27 07:03
近年来,特别是《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以来,商业秘密及其法律保护问题成为我国司法界和法学理论界争论和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加快对商业秘密保护法律问题的研究,在已制定的多元法律保护框架内,进一步修定和加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是当前极为迫切的问题。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是随着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的。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比较发达;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大陆法系国家,在立法和法律保护方面也日趋完善。随着科学技术在商业领域内的不断推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制造工艺等技术秘密扩展到如今经营秘密,由此现在商业秘密的范围已被界定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这充分反映了商业秘密保护范围的日益拓展和延伸。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商业秘密保护的国际公约已开始形成,TRIPS为各成员国提供了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上依据和具体要求。相对英美两个国家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百多年历史,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还刚刚起步,一些相关的法律制度、立法原则和保护措施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纵观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史,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立法保护模式,一是通过民法、刑法和其他法...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商业秘密的界定
一、商业秘密定义的理论探讨
(一) 商业秘密的定义
(二)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二、商业秘密法律关系的特点、性质和内容
(一) 商业秘密法律关系的特点
(二)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
(三) 商业秘密权的内容
第二部分 商业秘密的基本法律调整
一、基本法调整和特别法调整
(一) 商业秘密的基本法调整
(二) 商业秘密的特别法调整
二、否定式调整与肯定式调整
(一) 否定式调整——禁止非法使用商业秘密行为
(二) 肯定式调整——合法使用的商业秘密
三、侵权型调整和违约型调整
(一) 侵权型调整
(二) 违约型调整
第三部分 商业秘密的多元法律调整
一、多元法律调整的缘由
(一) 商业秘密本身包含的多重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二) 商业秘密的私权性和公共性协调
二、有关国家商业秘密多元法律调整比较分析
(一) 美国商业秘密保护之分析
(二) 英国商业秘密保护概况
(三) 德国商业秘密保护概况
(四) 日本商业秘密保护概况
三、我国商业秘密多元法律调整状况
(一) 部门法的交叉调整
(二) 法律责任的多层次性调整
第四部分 多元法律调整下的我国商业秘密法的完善
一、程序法上的完善
(一) 民事诉讼上保护措施的完善
(二) 刑事诉讼上保护方式的完善
二、实体法保护的完善
(一) 合同法保护的完善
(二) 劳动法保护的完善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完善
(四) 刑法保护的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商业秘密权[J]. 张成立.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7)
[2]论商业秘密侵害的民事救济[J]. 马越飞. 辽宁经济. 2003(03)
[3]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J]. 赵玉忠. 电子知识产权. 2003(02)
[4]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J]. 余卫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5]论商业秘密的合法获取与利用[J]. 杜砚如. 现代情报. 2002(06)
[6]商业秘密法律属性新探[J]. 程新.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7]论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J]. 沈同仙. 苏州大学学报. 2001(02)
[8]试论商业秘密权及其法律特征[J]. 郭世栈. 知识产权. 2001(03)
[9]从合同的订立、履行谈商业秘密的保护[J]. 刘占魁. 河北法学. 2001(03)
[10]侵犯商业秘密罪若干问题探析[J]. 李文玉. 人民司法. 2001(03)
本文编号:3365896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商业秘密的界定
一、商业秘密定义的理论探讨
(一) 商业秘密的定义
(二)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二、商业秘密法律关系的特点、性质和内容
(一) 商业秘密法律关系的特点
(二)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
(三) 商业秘密权的内容
第二部分 商业秘密的基本法律调整
一、基本法调整和特别法调整
(一) 商业秘密的基本法调整
(二) 商业秘密的特别法调整
二、否定式调整与肯定式调整
(一) 否定式调整——禁止非法使用商业秘密行为
(二) 肯定式调整——合法使用的商业秘密
三、侵权型调整和违约型调整
(一) 侵权型调整
(二) 违约型调整
第三部分 商业秘密的多元法律调整
一、多元法律调整的缘由
(一) 商业秘密本身包含的多重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二) 商业秘密的私权性和公共性协调
二、有关国家商业秘密多元法律调整比较分析
(一) 美国商业秘密保护之分析
(二) 英国商业秘密保护概况
(三) 德国商业秘密保护概况
(四) 日本商业秘密保护概况
三、我国商业秘密多元法律调整状况
(一) 部门法的交叉调整
(二) 法律责任的多层次性调整
第四部分 多元法律调整下的我国商业秘密法的完善
一、程序法上的完善
(一) 民事诉讼上保护措施的完善
(二) 刑事诉讼上保护方式的完善
二、实体法保护的完善
(一) 合同法保护的完善
(二) 劳动法保护的完善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完善
(四) 刑法保护的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商业秘密权[J]. 张成立.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7)
[2]论商业秘密侵害的民事救济[J]. 马越飞. 辽宁经济. 2003(03)
[3]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J]. 赵玉忠. 电子知识产权. 2003(02)
[4]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J]. 余卫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5]论商业秘密的合法获取与利用[J]. 杜砚如. 现代情报. 2002(06)
[6]商业秘密法律属性新探[J]. 程新.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7]论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J]. 沈同仙. 苏州大学学报. 2001(02)
[8]试论商业秘密权及其法律特征[J]. 郭世栈. 知识产权. 2001(03)
[9]从合同的订立、履行谈商业秘密的保护[J]. 刘占魁. 河北法学. 2001(03)
[10]侵犯商业秘密罪若干问题探析[J]. 李文玉. 人民司法. 2001(03)
本文编号:3365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6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