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上“合理”的多重意蕴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1-08-27 07:59
"合理"是法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较为常见的表达语词,也是在法律条文中高频出现的词汇。"合理"究竟是无法量化、含糊不清的生活化概念,抑或是有着多重意蕴、明确内涵的法律语言,这是学理与实践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解读"合理"在法世界中的多重意蕴不仅具有法律解释功能,而且具有法学方法论层面的特殊意义。从语义、语境、渊源等多方面解构"合理"一词,可得出"合理"在法学领域应用中的四种意涵:形式合理、实质合理、习惯合理、权衡合理,进而明确在何种条件下应适用何种解释框架,以期达致法律语言之严谨、学术话语之通达、法律适用之精准。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体合同效力的生成与实现——以营造“和谐劳动”为目标[J]. 冯彦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和谐劳动”的观念塑造与机制调适[J]. 冯彦君.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7)
[3]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J]. 黄宗智,高原. 开放时代. 2015(02)
[4]论罗尔斯对the reasonable与the rational的区分[J]. 舒年春. 哲学分析. 2014(05)
[5]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 周雪光. 开放时代. 2011(10)
[6]法律必须认真对待习惯——论习惯的精神及其法律意义[J]. 张洪涛. 现代法学. 2011(02)
[7]法律习惯化与习惯法律化(上)[J]. 韦志明. 青海民族研究. 2009(03)
[8]西方法律形式合理性形成中的数学因素[J]. 何柏生.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06)
[9]劳动法的国家观——劳动合同立法争鸣的深层思考[J]. 董保华. 当代法学. 2006(06)
[10]权利问题研究与中国当代劳动法观念的更新[J]. 李拥军. 当代法学. 2005(05)
本文编号:3365972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体合同效力的生成与实现——以营造“和谐劳动”为目标[J]. 冯彦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和谐劳动”的观念塑造与机制调适[J]. 冯彦君.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7)
[3]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J]. 黄宗智,高原. 开放时代. 2015(02)
[4]论罗尔斯对the reasonable与the rational的区分[J]. 舒年春. 哲学分析. 2014(05)
[5]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 周雪光. 开放时代. 2011(10)
[6]法律必须认真对待习惯——论习惯的精神及其法律意义[J]. 张洪涛. 现代法学. 2011(02)
[7]法律习惯化与习惯法律化(上)[J]. 韦志明. 青海民族研究. 2009(03)
[8]西方法律形式合理性形成中的数学因素[J]. 何柏生.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06)
[9]劳动法的国家观——劳动合同立法争鸣的深层思考[J]. 董保华. 当代法学. 2006(06)
[10]权利问题研究与中国当代劳动法观念的更新[J]. 李拥军. 当代法学. 2005(05)
本文编号:3365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6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