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视角下的网约用工纠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09:05
近年来,网络平台与网约工的劳动纠纷开始显现在司法实务中。面对类似纠纷,法院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尽管网约用工打破了过去"单一企业对应单一员工"的劳动关系模式,但根据现行法律,仅凭合作协议难以认定网络平台与网约工存在劳动关系。一方面应当区分网约工与网络平台签订劳动合同、网络平台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网络平台直接与网约工签订合作协议三种形式,另一方面应当在司法实践中对"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受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进行统一规范解释。最后应当在司法经验基础上根据"互联网+"背景下共享经济的特点完善劳动法。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8,32(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共享经济下网约用工纠纷的司法立场
二、共享经济下网约用工的法律定位
(一) 网约工的不同类型与法律定性: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居间关系?
(二) 合作协议下网络平台法律地位:管理者?监督者?合作者?
(三) 合作协议下网约工的法律地位:劳动者?劳务者?新身份?
三、共享经济下网约用工纠纷的司法对策——兼评《劳动法》第16条
(一) 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
(二) 受劳动管理
(三) 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约用工的规制路径及权益保障——以美国Uber司机为例[J]. 柯振兴.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2]“网约工权益保障研讨会”综述[J]. 朱鸣.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3]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J]. 谢增毅.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2)
[4]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以网约车为研究对象[J]. 侯登华. 政法论坛. 2017(01)
[5]共享经济背景下劳动关系模式的发展演变——基于人力资本特征变化的视角[J]. 陈微波. 现代经济探讨. 2016(09)
[6]分享经济背景下网络约车民事案件的疑难问题[J]. 李后龙,俞灌南,潘军锋. 人民司法(应用). 2016(22)
[7]公司高管的劳动者身份判定及其法律规则[J]. 谢增毅. 法学. 2016(07)
[8]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的劳动关系认定——以“e代驾”在京、沪、穗三地法院的判决为切入点[J]. 王天玉. 法学. 2016(06)
[9]论非标准劳动关系[J]. 董保华. 学术研究. 2008(07)
本文编号:3389269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8,32(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共享经济下网约用工纠纷的司法立场
二、共享经济下网约用工的法律定位
(一) 网约工的不同类型与法律定性: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居间关系?
(二) 合作协议下网络平台法律地位:管理者?监督者?合作者?
(三) 合作协议下网约工的法律地位:劳动者?劳务者?新身份?
三、共享经济下网约用工纠纷的司法对策——兼评《劳动法》第16条
(一) 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
(二) 受劳动管理
(三) 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约用工的规制路径及权益保障——以美国Uber司机为例[J]. 柯振兴.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2]“网约工权益保障研讨会”综述[J]. 朱鸣.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3]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J]. 谢增毅.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2)
[4]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以网约车为研究对象[J]. 侯登华. 政法论坛. 2017(01)
[5]共享经济背景下劳动关系模式的发展演变——基于人力资本特征变化的视角[J]. 陈微波. 现代经济探讨. 2016(09)
[6]分享经济背景下网络约车民事案件的疑难问题[J]. 李后龙,俞灌南,潘军锋. 人民司法(应用). 2016(22)
[7]公司高管的劳动者身份判定及其法律规则[J]. 谢增毅. 法学. 2016(07)
[8]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的劳动关系认定——以“e代驾”在京、沪、穗三地法院的判决为切入点[J]. 王天玉. 法学. 2016(06)
[9]论非标准劳动关系[J]. 董保华. 学术研究. 2008(07)
本文编号:3389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8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