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合同法》在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9-07 09:30
高校人事管理,一直是高校改革的重点。自1993年《教育法》、1994年《教师法》、1998年《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聘任制的规定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在逐步对高校聘用制的相关规定和做法加以了肯定,使得我国高校人员职务评聘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经常化和法律化。尽管如此,把高校教师和高级管理人员引入学校作为一种智力协作资本的人力资源者却是近年以来的事情。在我国“教育强国”的政策指引下,高校作为智力资源开发的阵地,同样在集聚人才,集聚人力资源。因而,各高校加大了人才引进和激励的措施。与此同时,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大量存在着与聘用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等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待遇、劳动条件、保密条款、违约责任等。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前,解决校方与聘用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依靠《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存在较大的行政性。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教师的聘用产生了较大的和直接的作用,即:(1)对高校人员的劳动关系性质的认识提供了方法上的维度;(2)为构建高校人员与学校的平等权利义务关系奠定了基础;(3)为高校人员聘任制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思想原则和...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过程和方法
第五节 基本概念
第二章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规范
第一节 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一、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关系
一、高校人力资源者的劳动本质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种类
第三节 调整高校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规范
一、高校劳动关系适用法之一《劳动法》
二、高校劳动关系适用法之二《劳动合同法》
第三章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水平的提升
一、对高校员工劳动性质的认识提供了方法上的维度
二、为构建教职员工与学校平等权利义务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为高校聘任制全面推进提供了思想原则和措施办法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劳动用工的规范化
一、《劳动合同法》对教师劳动用工的规范
二、《劳动合同法》对行政人员劳动用工的规范
三、《劳动合同法》对后勤人员劳动用工的规范
第四章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存在的困难
一、《劳动合同法》所调整的主体范围有限
二、高校教师的身份性质和属性致适用主体范围有限
三、高校与员工签订的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较大区别
四、有些具体的适用条款对高校员工不利
第二节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意识和认识的禁锢
二、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循序渐进的结果
三、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四、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五、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尚缺乏监督机制和保障制度
第五章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的改革建议
第一节 借鉴国外高校聘用制管理的有效经验
一、国外高校聘用制管理的理论和历史渊源
二、国外高校聘用制劳动关系管理的制度比较
三、国外高校聘用制管理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第二节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可行的路径和原则
一、以立法的形式确立高校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为劳动关系
二、进行彻底的高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三、按照《劳动合同法》制定可操作的管理制度
第三节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机制促使高校采用劳动合同
二、明确高校与员工的劳动用工关系属劳动关系
三、员工校聘用合同应符合《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
四、依法解决高校聘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聘用制改革浅见[J]. 潘璐.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
[2]劳动合同制度视角下的劳动争议纠纷——关于全省劳动争议案件的调研报告[J]. 王永起,于军波,陈东强. 山东审判. 2009(05)
[3]高等学校非事业编制用工管理初探[J]. 刘鸿,陈文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对学校人事争议处理机制的影响[J]. 韦小明. 教学与管理. 2009(25)
[5]美德日三国教师结构与聘用办法的比较及启示[J]. 王祖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 关云飞,陈晓红.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4)
[7]国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特点研究[J]. 杜景萍,赵普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07)
[8]《劳动合同法》对高校用人机制的影响及对策[J]. 赖超群.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9(02)
[9]《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的若干思考[J]. 刘斌,金劲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4)
[10]论高校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J]. 胡燕华.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博士论文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D]. 邢周凌.南昌大学 2009
[2]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教师培训与开发体系研究[D]. 刘凤英.南京理工大学 2010
[3]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 周榕.第四军医大学 2009
[4]高校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论[D]. 李仁燕.中国政法大学 2007
[5]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 王慧.河海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王丹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2]基于人本管理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江培.大连理工大学 2008
[3]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研究[D]. 罗艳玲.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D]. 李慧晶.中国海洋大学 2008
[5]我国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丁明刚.安徽大学 2007
[6]我国高校人力资源规划初探[D]. 管庆江.汕头大学 2007
[7]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问题研究[D]. 任忠惠.西安科技大学 2005
[8]新时期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李振海.西北大学 2004
[9]后现代主义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D]. 黄金华.合肥工业大学 2003
[10]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D]. 谢芳.天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89303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过程和方法
第五节 基本概念
第二章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规范
第一节 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一、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关系
一、高校人力资源者的劳动本质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种类
第三节 调整高校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规范
一、高校劳动关系适用法之一《劳动法》
二、高校劳动关系适用法之二《劳动合同法》
第三章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水平的提升
一、对高校员工劳动性质的认识提供了方法上的维度
二、为构建教职员工与学校平等权利义务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为高校聘任制全面推进提供了思想原则和措施办法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劳动用工的规范化
一、《劳动合同法》对教师劳动用工的规范
二、《劳动合同法》对行政人员劳动用工的规范
三、《劳动合同法》对后勤人员劳动用工的规范
第四章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存在的困难
一、《劳动合同法》所调整的主体范围有限
二、高校教师的身份性质和属性致适用主体范围有限
三、高校与员工签订的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较大区别
四、有些具体的适用条款对高校员工不利
第二节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意识和认识的禁锢
二、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循序渐进的结果
三、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四、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五、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尚缺乏监督机制和保障制度
第五章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的改革建议
第一节 借鉴国外高校聘用制管理的有效经验
一、国外高校聘用制管理的理论和历史渊源
二、国外高校聘用制劳动关系管理的制度比较
三、国外高校聘用制管理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第二节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可行的路径和原则
一、以立法的形式确立高校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为劳动关系
二、进行彻底的高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三、按照《劳动合同法》制定可操作的管理制度
第三节 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机制促使高校采用劳动合同
二、明确高校与员工的劳动用工关系属劳动关系
三、员工校聘用合同应符合《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
四、依法解决高校聘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聘用制改革浅见[J]. 潘璐.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
[2]劳动合同制度视角下的劳动争议纠纷——关于全省劳动争议案件的调研报告[J]. 王永起,于军波,陈东强. 山东审判. 2009(05)
[3]高等学校非事业编制用工管理初探[J]. 刘鸿,陈文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对学校人事争议处理机制的影响[J]. 韦小明. 教学与管理. 2009(25)
[5]美德日三国教师结构与聘用办法的比较及启示[J]. 王祖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 关云飞,陈晓红.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4)
[7]国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特点研究[J]. 杜景萍,赵普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07)
[8]《劳动合同法》对高校用人机制的影响及对策[J]. 赖超群.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9(02)
[9]《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的若干思考[J]. 刘斌,金劲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4)
[10]论高校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J]. 胡燕华.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博士论文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D]. 邢周凌.南昌大学 2009
[2]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教师培训与开发体系研究[D]. 刘凤英.南京理工大学 2010
[3]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 周榕.第四军医大学 2009
[4]高校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论[D]. 李仁燕.中国政法大学 2007
[5]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 王慧.河海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王丹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2]基于人本管理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江培.大连理工大学 2008
[3]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研究[D]. 罗艳玲.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D]. 李慧晶.中国海洋大学 2008
[5]我国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丁明刚.安徽大学 2007
[6]我国高校人力资源规划初探[D]. 管庆江.汕头大学 2007
[7]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问题研究[D]. 任忠惠.西安科技大学 2005
[8]新时期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李振海.西北大学 2004
[9]后现代主义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D]. 黄金华.合肥工业大学 2003
[10]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D]. 谢芳.天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89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8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