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合作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派出庭的探索——基于浙江温州瓯海高教园区派出庭的经验
发布时间:2022-10-05 16:56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存在"案多人少"、三方机制没有得到贯彻、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高教园区派出庭的探索为解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教园区派出庭的具体概况与运行状况
(一) 派出庭概况
(二) 派出庭管理和服务方式
1. 案件管辖范围
2. 人员的聘任和管理及经费保障
3. 办案程序及有关事项的协调
4. 推行劳动争议人事案件的法律援助、调解和仲裁一站式服务
5. 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一体化推进
(三) 派出庭运行状况
二、高教园区派出庭设立的缘由
(一) 前提条件
(二) 设立的原因
1. 推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创新, 方便劳动者就近解决劳动人事争议, 解决“案多人少”的难题
2. 做实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学人才
三、在高校设派出庭的优势与示范价值
四、派出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一)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完善双重管理及评估制度
(二) 加强对仲裁员的考核和管理, 调动仲裁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挥劳动仲裁制度特色优势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 蔡吉恒. 中国劳动. 2018(05)
[2]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恢复30年回顾与展望[J]. 赵磊,刘畅. 中国劳动. 2018(02)
[3]社会治理视阈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评估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调查[J]. 季璐,王青平,范炜烽.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6)
[4]法学人才实践培养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J]. 杨晓春,赵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3)
[5]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管理机制研究[J]. 高海虹.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对劳动争议仲裁的反思与未来改革之基本思路[J]. 肖竹.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08)
[7]我国三方机制的效率问题及其原因剖析[J]. 王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23)
[8]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亟待完善[J]. 王敏. 中国工运. 2013(04)
[9]对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J]. 胡锐,杨丽艳,薛然巍. 教育探索. 2012(01)
[10]中国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走向三方协商与社会对话的第一步[J]. 乔健. 广东社会科学. 2010(02)
本文编号:368615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教园区派出庭的具体概况与运行状况
(一) 派出庭概况
(二) 派出庭管理和服务方式
1. 案件管辖范围
2. 人员的聘任和管理及经费保障
3. 办案程序及有关事项的协调
4. 推行劳动争议人事案件的法律援助、调解和仲裁一站式服务
5. 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一体化推进
(三) 派出庭运行状况
二、高教园区派出庭设立的缘由
(一) 前提条件
(二) 设立的原因
1. 推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创新, 方便劳动者就近解决劳动人事争议, 解决“案多人少”的难题
2. 做实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学人才
三、在高校设派出庭的优势与示范价值
四、派出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一)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完善双重管理及评估制度
(二) 加强对仲裁员的考核和管理, 调动仲裁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挥劳动仲裁制度特色优势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 蔡吉恒. 中国劳动. 2018(05)
[2]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恢复30年回顾与展望[J]. 赵磊,刘畅. 中国劳动. 2018(02)
[3]社会治理视阈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评估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调查[J]. 季璐,王青平,范炜烽.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6)
[4]法学人才实践培养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J]. 杨晓春,赵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3)
[5]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管理机制研究[J]. 高海虹.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对劳动争议仲裁的反思与未来改革之基本思路[J]. 肖竹.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08)
[7]我国三方机制的效率问题及其原因剖析[J]. 王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23)
[8]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亟待完善[J]. 王敏. 中国工运. 2013(04)
[9]对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J]. 胡锐,杨丽艳,薛然巍. 教育探索. 2012(01)
[10]中国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走向三方协商与社会对话的第一步[J]. 乔健. 广东社会科学. 2010(02)
本文编号:3686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68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