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16:11
本文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非全日制用工以其灵活性和弹性突破了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不仅满足了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灵活用工的需要,而且满足了劳动者自主择业的需要,逐渐成为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非标准劳动关系,其本质法律属性是一种完整的劳动关系,并具有劳动关系复杂化、灵活化和劳动者从属性弱化的特征。非全日制用工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企业需求,劳动者需求和客观原因推动四个方面。其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劳资双方的利益,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的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由于立法规定的过于简单,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劳动者的许多重要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而且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在最高工时、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这三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不仅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而且会影响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因此,完善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特别是通过立法手段进行完善,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完善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应确立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完善劳动合同方面的立法,完善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言8-14
-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8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0.3 研究意义和目的11-12
- 0.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12-14
- 第一章 非全日制用工制度概述14-23
- 1.1 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14-19
- 1.1.1 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14-16
- 1.1.2 非全日制用工的性质16
- 1.1.3 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征16-19
- 1.2 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原因19-23
- 1.2.1 政府政策鼓励和扶持20-21
- 1.2.2 企业需求21
- 1.2.3 劳动者需求21-22
- 1.2.4 客观原因推动22-23
- 第二章 域外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及启示23-29
- 2.1 国际劳工组织的非全日制用工制度23-24
- 2.2 主要国家非全日制用工制度24-28
- 2.2.1 非全日制用工认定方面24-25
- 2.2.2 劳动待遇方面25-26
- 2.2.3 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方面26-28
- 2.3 域外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启示28-29
- 2.3.1 重视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28
- 2.3.2 体面劳动是其立法基本理念28
- 2.3.3 平等保护是其立法基本原则28-29
- 第三章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立法不足29-35
- 3.1 最高工时方面的立法不足29-30
- 3.2 劳动合同方面的立法不足30-33
- 3.2.1 劳动合同订立的立法不足30-31
- 3.2.2 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立法不足31
- 3.2.3 劳动报酬的立法不足31-33
- 3.3 社会保险方面的立法不足33-35
- 3.3.1 社会保险金缴纳标准方面的立法不足33
- 3.3.2 养老保险金缴纳年限方面的立法不足33-34
- 3.3.3 养老保险金领取和退保方面的立法不足34-35
- 第四章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完善35-43
- 4.1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应确立的基本理念和思路35-36
- 4.1.1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应确立的基本理念35
- 4.1.2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应确立的思路35-36
- 4.2 完善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立法建议36-39
- 4.2.1 明确劳资双方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36-37
- 4.2.2 适用单一标准限定最高工时37
- 4.2.3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37-38
- 4.2.4 劳资双方协商下的休息休假38-39
- 4.3 完善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39-43
- 4.3.1 完善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39-40
- 4.3.2 发挥企业的积极能动性40
- 4.3.3 完善工会的参与机制40-41
- 4.3.4 完善社会保险缴纳方式41-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兴;;劳动派遣是“鸡刀”还是“牛刀”——我国劳动派遣的现实本质及其矫正[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王倩;;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以麦当劳低薪事件为例[J];法学;2007年07期
3 钱叶芳;;非标准就业的经济分析与法律调整[J];法学;2011年03期
4 樊华;;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缺陷与解决路径[J];法治研究;2009年02期
5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6 张杰,马斌;论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王明生;郭慧敏;;非标准劳动关系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陈晓宁;;论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J];时代法学;2010年03期
9 刘琦;;劳动法视角下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的权利保障[J];湖湘论坛;2009年04期
10 金维刚;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成素琳;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春阳;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1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