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06-23 08:21
本文关键词: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律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非全同制就业突破了传统的全同制就业模式,适应了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需要,是世界各国推广灵活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导致大量传统产业劳动者下岗或失业,而这些下岗或失业者因为年龄和自身素质的原因,重新获得“长期性”岗位非常困难。因此,很多人加入了非全日制就业的大军。另外,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全同制工作岗位难以吸纳这么多的劳动力,部分全日制工作转变成非全同制工作。同时,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非全日制工作,例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的员工中有80%是非全日制劳动者。在这种背景下,非全同制就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的非全同制就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相应的立法缺失使得我国的非全日制劳动者常常陷入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虽然《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将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纳入了劳动关系调整,但是在社会保险方面非全日制劳动者却是与全日制劳动者“同身份不同命运”。根据现行的规定,用人单位没有法定的义务为非全日制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同时,限于社会保险制度自身的体制原因,非全日制劳动者也无法自行顺畅的进入社会保险体系,甚至有部分劳动者被排除在社会保险制度的门外。但是,非全日制劳动者相对于全日制劳动者收入水平更低、工作更具有不稳定性,更容易面临各种风险,因而他们更需要社会保障。如果不对这种现状进行改革,势必导致大部分非全日制劳动者无法参加社会保险进行风险防范,最终不利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笔者在研究法院相关案例后发现凡是涉及非全日制用工的案件法院的第一步工作是要对非全日制劳动者进行认定,因此本文第一章从非全同制劳动者的认定着手,通过比较国际劳工组织以及发达国家的认定标准,探讨我国的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本文第二章论述了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理基础以及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内容体系。本文第三章介绍了当前我国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实现的途径并分析了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实现存在的制度障碍。最后,本文第四章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律保护研究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非全日制劳动者 社会保险 劳动关系 权利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5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前言7-10
- 一、问题的提出7
- 二、研究意义7-8
- 三、文献综述8-9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9-10
- 一、非全日制劳动者的法律界定10-15
- (一) 非全日制劳动者认定的基准—工作时间11-12
- (二) 超时工作对非全日制劳动者认定的影响12-13
- (三) 兼职劳动者与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区分13-15
- 二、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15-21
- (一) 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理基础15-16
- (二) 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内容体系16-21
- 三、非全日制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渠道与制度障碍21-28
- (一) 当前我国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实现途径21-24
- 1、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实现的双轨制21-22
- 2、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实现的多种模式并存22-24
- (二) 当前我国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实现的制度障碍24-28
- 1、立法上缺乏明确、统一的规范24-25
- 2、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不适合非全同制劳动者参加25-26
- 3、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碎片化难以衔接26-28
- 四、完善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律保护28-34
- (一) 完善我国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28-29
- (二) 完善我国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制度的制度设计29-31
- 1、养老保险制度设计29-30
- 2、医疗保险制度设计30-31
- (三)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31-34
- 1、通过立法禁止虚假的非全日制用工31-32
- 2、加强对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申报与缴纳的监管32-33
- 3、完善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救济方式33-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甫;国外发展非全日制就业概况[J];劳动保障通讯;2002年04期
2 冯彦君;王丹丹;;非全日制用工养老保险的立法模式选择——以中日比较为视角[J];当代法学;2010年06期
3 吴萍;毛军华;;社会保险权法律救济刍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4 赵领娣;谢莉娟;;由国外经验看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障建设[J];中国劳动;2007年08期
5 刘畅;肖雪非;张耀华;李强;;非全日制用工相关概念及实操[J];中国劳动;2009年12期
6 姚林,姚涛,马勇;非全日制就业透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儒杰;;德国的非全日制就业者情况[J];中国工会财会;2010年09期
8 陈云;邓旭娴;;社会保障:世界趋势与中国方略[J];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10期
9 夏波光;;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里程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谈《社会保险法》[J];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12期
10 何文炯;;劳动力自由流动与社会保险一体化[J];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娟;非全日制用工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旭染;非全日制用工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律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7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