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案定性 申请仲裁时效 先裁后审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 ,目前我国各类劳动争议的数量急剧增加 ,且争议内容十分复杂 ,极易与民事争议、行政争议、人事争议相混淆。加之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相关立法不尽完善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诸多缺憾 ,导致现实生活中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困难重重 ,因此 ,完善劳动争议立法和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已是迫在眉睫的焦点问题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案定性 申请仲裁时效 先裁后审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关于劳动争议范围的界定及定性问题(一 )双重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如何定性我国目前大量存在双重劳动关系 ,即一个劳动者具有双重职工身份和享有两个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或表现为两个劳动关系都是法定的 ,或表现为一个是法定劳动关系 ,另一个却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智雄;;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冲突看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重构——以非法人团体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7年05期
2 刘晓军;商标淡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田晓云;新时期我国商法的定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崔建远;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5 刘德良;对与公司解散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2003年01期
6 程建华;浅析表见代理制度[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林清高;关于保证期间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2期
8 席月民,王丹;试析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委托代理论与信托论[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1期
9 田玉军;论民法的诉讼时效制度对权利的保护[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10 赵双阁;刘惠文;;新闻自由与隐私保护[J];当代传播;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乔雄兵;;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2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蔡永民;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吕天奇;公司法人制度新论[D];四川大学;2004年
9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闫尔宝;行政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志新;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唐震宇;经济法责任形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刘t t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方晶;我国民法法典化体系化的思想基础:对罗马法体系的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5 钱震杰;论我国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阮斌;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7 姜亮林;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侵权责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朱慧;论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9 高洁;论“过错”作为违约责任构成要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翟淼;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理性反思与科学定位[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渊;试谈劳动争议的处理[J];政法论坛;1982年03期
2 郑集;有必要制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J];中国劳动;1985年09期
3 同振魁;浅议建立和健全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和程序[J];中国劳动;1986年11期
4 夏积智;我国解决劳动争议的指导思想[J];中国劳动;1987年06期
5 任扶善;略论我国劳动争议的性质及其处理程序[J];中国劳动;1987年10期
6 王中啸;浅谈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运用[J];中国劳动;1988年06期
7 侯文学;我国的劳动争议及其处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8 赵秀仁;调解是劳动仲裁工作的重要手段[J];中国劳动;1988年01期
9 何隆生;“三来一补”企业劳动关系及劳动争议初探[J];中国劳动;1989年09期
10 吴灵;浅谈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几个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唯;黄富银;汤涛;吴家声;汪建君;;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精神病鉴定156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张兆国;;是劳动合同关系还是借用关系——从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谈起[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孙为新;;浅析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蒋德华;;论非法用工主体的法律责任[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6 黄景洲;;基于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企业管理措施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7 讷建宏;;职工跳槽引发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完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炜;“148”热线热在哪?[N];广西政法报;2000年
2 吴凌雁;杭州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N];工人日报;2000年
3 曹艳春;我国劳动争议审判制度改革探析[N];工人日报;2000年
4 李伟;集体劳动争议案如何处理[N];工人日报;2000年
5 葛昌鸿;乡镇工会要及时化解劳资矛盾[N];工人日报;2000年
6 江苏盐城 彭定巧 华建国;发生劳动争议 职工常处弱势地位[N];工人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殷同喜;协商工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N];工人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张仲英;职工维权意识增强 劳动争议案件增加[N];经济日报;2000年
9 姜彦;一起劳动争议引发的命案[N];江苏经济报;2000年
10 吴亚平;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的法律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华;中国人力资本市场中的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2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柯四海;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齐志国;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陶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评价及其完善[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刘如翔;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王楠;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国庆;中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金明信;中韩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刘丽文;罢工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案定性 申请仲裁时效 先裁后审
,
本文编号:514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1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