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1-05-19 22:37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项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确立,这既是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根据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有义务保障被告人获得辩护。刑事辩护案件事关公民人身自由甚至生命,所以应对担任刑事辩护的辩护人设置较高的条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相关规定,律师、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亲友、人民团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单位推荐的人都可以做辩护人,对是否有法律从业资格没有任何限制,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刑事辩护准入的门槛过低,导致了我国的刑事辩护质量不高,被告人不能获得高质量的刑事辩护的窘境。因此,为了有效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提高辩护质量,需要完善刑事辩护准入制度。通过立法规定只有掌握专业知识和辩护经验的律师才能从事刑事辩护业务,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刑事辩护质量。本文从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立法现状入手,论述了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立法完善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若干构想:修改《刑事诉讼法》第32条,将律师作为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唯一主体,根据法院级别和案件性质设置不同刑事辩护律师准入条件。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立法现状
1.1 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概念
1.2 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立法现状
第二章 立法完善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必要性
2.1 保障司法公正的需要
2.2 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内在要求
2.3 提高刑事辩护质量的选择路径
2.4 由现行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缺陷性所决定
第三章 立法完善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可行性
3.1 域外刑事辩护准入制度可提供有益借鉴
3.2 律师制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
3.3 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辅助制度保障
第四章 立法完善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具体构想
4.1 修改《刑事诉讼法》第32条
4.2 律师作为刑事辩护准入的唯一主体
4.3 根据法院和案件性质设置不同刑事辩护律师准入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体系构建初探[J]. 周洪潮. 法制与社会. 2010(30)
[2]论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J]. 李本森. 时代法学. 2010(04)
[3]构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J]. 陈美庄. 中国司法. 2010(05)
[4]略论刑事辩护质量[J]. 王晓伟.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02)
[5]刑事辩护准入制度探析[J]. 常洁琨. 西部法学评论. 2009(06)
[6]我国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思考[J]. 常洁琨. 法制与社会. 2009(24)
[7]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 提高刑事辩护质量——“中国刑事辩护30年暨刑事辩护准入制度”国际研讨会综述[J]. 简乐伟,张文静. 中国司法. 2009(02)
[8]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 实现刑事辩护专业化——兼与张青松律师商榷[J]. 冀祥德. 中国司法. 2009(02)
[9]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研究[J]. 胡前程.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10]提高我国刑事辩护质量的另一条路径——再论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建立[J]. 冀祥德. 法学杂志. 2008(04)
博士论文
[1]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D]. 程滔.中国政法大学 2005
[2]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 孙文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普遍辩护与有效辩护制度刍议[D]. 曹健.青岛大学 2010
[2]探析律师在侦查阶段地位和作用[D]. 张洪芹.中国政法大学 2006
[3]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 刘海刚.西南政法大学 2005
[4]论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权[D]. 康晓钟.中国政法大学 2005
[5]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之思考[D]. 管乐声.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9655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立法现状
1.1 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概念
1.2 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立法现状
第二章 立法完善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必要性
2.1 保障司法公正的需要
2.2 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内在要求
2.3 提高刑事辩护质量的选择路径
2.4 由现行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缺陷性所决定
第三章 立法完善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可行性
3.1 域外刑事辩护准入制度可提供有益借鉴
3.2 律师制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
3.3 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辅助制度保障
第四章 立法完善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具体构想
4.1 修改《刑事诉讼法》第32条
4.2 律师作为刑事辩护准入的唯一主体
4.3 根据法院和案件性质设置不同刑事辩护律师准入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体系构建初探[J]. 周洪潮. 法制与社会. 2010(30)
[2]论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J]. 李本森. 时代法学. 2010(04)
[3]构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J]. 陈美庄. 中国司法. 2010(05)
[4]略论刑事辩护质量[J]. 王晓伟.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02)
[5]刑事辩护准入制度探析[J]. 常洁琨. 西部法学评论. 2009(06)
[6]我国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思考[J]. 常洁琨. 法制与社会. 2009(24)
[7]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 提高刑事辩护质量——“中国刑事辩护30年暨刑事辩护准入制度”国际研讨会综述[J]. 简乐伟,张文静. 中国司法. 2009(02)
[8]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 实现刑事辩护专业化——兼与张青松律师商榷[J]. 冀祥德. 中国司法. 2009(02)
[9]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研究[J]. 胡前程.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10]提高我国刑事辩护质量的另一条路径——再论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建立[J]. 冀祥德. 法学杂志. 2008(04)
博士论文
[1]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D]. 程滔.中国政法大学 2005
[2]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 孙文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普遍辩护与有效辩护制度刍议[D]. 曹健.青岛大学 2010
[2]探析律师在侦查阶段地位和作用[D]. 张洪芹.中国政法大学 2006
[3]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 刘海刚.西南政法大学 2005
[4]论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权[D]. 康晓钟.中国政法大学 2005
[5]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之思考[D]. 管乐声.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96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9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