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立法前后城市居民环境二手烟暴露和吸烟行为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5 07:12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某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前后,城市居民环境二手烟暴露和吸烟行为变化,评价该市控烟立法效果,判断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政策制定者出台国家或者地市法律提供参考,致力于减少中国烟草生产和消费。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以年龄大于15周岁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获得干预和对照城市2753份有效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立法前及法律实施1年后,居民环境二手烟暴露和吸烟行为变化,判断立法对改变居民二手烟暴露和吸烟行为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该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降低了餐馆、政府办事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的二手烟暴露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吸烟率、吸烟回避他人行为,以及医疗机构和学校的二手烟暴露率无统计学意义。我们得出结论,烟草控制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控烟立法对减少中国居民二手烟暴露具有一定作用,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广,加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控烟法律,全面覆盖所有公共场所,同时加强法律的宣传和执行,提高法律的效力和渗透力,多管齐下地减少烟草使用。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烟草流行与危害
1.1.1 全球烟草流行
1.1.2 烟草危害
1.1.3 中国烟草使用情况
1.2 FCTC及第八条实施准则
1.3 国内外立法情况
1.3.1 国外
1.3.2 国内
1.4 立法效果
1.5 立法理论依据
1.5.1 社会规范理论
1.5.2 行为可得性理论
1.6 我国立法效果评价的重要性
2 研究方法
2.1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内容介绍
2.2 研究目的
2.3 评价指标
2.4 调查对象、抽样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2.5 调查内容
2.6 调查实施
2.7 质量控制
2.8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资料回收情况
3.2 一般人口学特征描述性分析
3.3 研究指标描述性分析
3.4 研究指标干预前后比较
3.5 研究指标人群分布
3.5.1 吸烟状态的人群分布
3.5.2 吸烟回避他人行为的人群分布
3.5.3 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的人群分布
3.6 研究指标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人口学特征描述
4.2 基线调查结果
4.3 立法政策效果
4.4 创新与不足
4.5 建议
4.5.1 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统一的、全面的控烟立法
4.5.2 加强立法宣传和执行
4.5.3 多管齐下开展控烟活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409313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烟草流行与危害
1.1.1 全球烟草流行
1.1.2 烟草危害
1.1.3 中国烟草使用情况
1.2 FCTC及第八条实施准则
1.3 国内外立法情况
1.3.1 国外
1.3.2 国内
1.4 立法效果
1.5 立法理论依据
1.5.1 社会规范理论
1.5.2 行为可得性理论
1.6 我国立法效果评价的重要性
2 研究方法
2.1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内容介绍
2.2 研究目的
2.3 评价指标
2.4 调查对象、抽样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2.5 调查内容
2.6 调查实施
2.7 质量控制
2.8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资料回收情况
3.2 一般人口学特征描述性分析
3.3 研究指标描述性分析
3.4 研究指标干预前后比较
3.5 研究指标人群分布
3.5.1 吸烟状态的人群分布
3.5.2 吸烟回避他人行为的人群分布
3.5.3 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的人群分布
3.6 研究指标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人口学特征描述
4.2 基线调查结果
4.3 立法政策效果
4.4 创新与不足
4.5 建议
4.5.1 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统一的、全面的控烟立法
4.5.2 加强立法宣传和执行
4.5.3 多管齐下开展控烟活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409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0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