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与立法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07 18:52
  纵观西方国家近百年的金融业沿革史,实际上就是一个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分合过程。其中,可以将美国于1933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看作是进入典型的分业经营时期的标志,又可将美国1999年实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作为其回归到混业经营模式的里程碑,这一过程长达66年。在当今国际中,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的经营模式。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竞争日趋加剧的局面,中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考察美国金融法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对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及混业经营模式的立法背景和法律制度进行了重点评价,并以经济、制度、金融全球化及金融控股公司四个方面为考察点,对美国由分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程进行了动因分析,归纳出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价值分别是不同模式选择的主要出发点,并系统地分别论证了分业与混业的各自价值取向,得出了各国立法者是基于不同情势在不同时期做出不同选择的结论。随后将视角转向我国国内,介绍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的现状及成因,从提高中国金融业竞争力、提高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发展...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金融业经营模式述评——以美国为例
    1.1 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立法演进
    1.2 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动因分析
    1.3 金融业经营模式选择的价值分析
2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
    2.1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2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分析
    2.3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3 我国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的法律构建
    3.1 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模式比较与选择
    3.2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立法原则
    3.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制度设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金融危机的金融法根源——以审慎规制和监管为中心[J]. 韩龙.  法商研究. 2009(02)
[2]金融改革报告:促进金融稳定的框架(摘要)[J]. 益言.  中国金融. 2009(05)
[3]次贷危机的特征、成因与启示[J]. 王志刚.  中国金融. 2008(24)
[4]“次贷危机”下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分析[J]. 邓翔,李雪娇.  世界经济研究. 2008(08)
[5]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J]. 廖岷.  国际经济评论. 2008(04)
[6]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J]. 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课题组,刘明海,王豫,杨晏忠.  金融论坛. 2008(07)
[7]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交错:美国GLB法案的经验[J]. 杨惠.  财经科学. 2007(05)
[8]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监管探析[J]. 李渝萍.  金融与经济. 2005(12)
[9]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法律框架思考[J]. 宣文俊.  法学. 2005(01)
[10]论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优势及在我国的发展模式[J]. 易行健,杨碧云.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3(03)



本文编号:3422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22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