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担保的商事法理构造——兼论民法典视野下的独立担保制度建构
本文关键词:独立担保的商事法理构造——兼论民法典视野下的独立担保制度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独立担保 独立抽象性 单据性 修正机制 民法典
【摘要】:独立担保作为新兴的担保工具,学理上将其界定为合同和信用证的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应当将其界定为商事保证。基于商事保证的法律属性,独立担保可得摆脱民事担保规范所设定的利益平衡机制。进一步而言,独立担保在法理构成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独立抽象的债务承诺、严格相符的单据交易以及特殊的修正机制。基于独立担保的法理属性及构造,在未来的民法典体系中,独立担保应当与保证相并列,共同作为人的担保的下属概念。在规则设置上,应当容纳独立性及其认定的规则、单据相符及其判断的规则、独立担保的修正机制等三个方面的构成性规则。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独立担保 独立抽象性 单据性 修正机制 民法典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独立担保的商事法理构造及法律制度构建研究”(15CFX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刘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独立担保是商事实践的产物,在实务中体现为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履约保函等不同形式。从业已形成的商事习惯视之,独立担保与见索即付的保证(独立保证)、独立的担保契约(Garantievertrag)显属不同,非同一概念所能涵盖。与日趋统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斌;;独立担保:一个概念的界定[J];清华法学;2016年01期
2 高圣平;;论独立保证的典型化与类型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3 高祥;;论国内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兼评最高人民法院独立保函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J];比较法研究;2014年06期
4 刘斌;;独立担保欺诈例外的类型化——兼评我国独立保函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J];比较法研究;2014年05期
5 范健;;商事担保的构成与责任特殊性[J];法学;2013年03期
6 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华;;“以刑制罪”视阈下财产罪保护法益的再认识[J];中国法学;2016年06期
2 金福海;柯罗妮娜;;我国劳动合同法定变更制度及其完善[J];中国劳动;2016年23期
3 张建文;李倩;;被遗忘权的保护标准研究——以我国“被遗忘权第一案”为中心[J];晋阳学刊;2016年06期
4 关淑芳;;民法典编纂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06期
5 王轶;;民法总则之期间立法研究[J];法学家;2016年05期
6 许中缘;黄学里;;民法典视角下《合同法》第51条的体系解释[J];法学论坛;2016年05期
7 扈艳;;权利位阶在中国司法中的运用与克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8 单光新;顾倩;;情谊侵权中利益衡量的原则与考量因素[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9 汪青松;;一元股东权利配置的内在缺陷与变革思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8期
10 金印;;诉讼时效强制性之反思——兼论时效利益自由处分的边界[J];法学;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祥;;论国内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兼评最高人民法院独立保函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J];比较法研究;2014年06期
2 王利明;;典型合同立法的发展趋势[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2期
3 陈立虎;;独立担保国际惯例的新规则:URDG758[J];法治研究;2014年01期
4 李燕;;独立保函单据化的逻辑解释与我国立法之选择[J];政法论坛;2013年04期
5 董翠香;;金融债权司法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以抵押权的实现和独立担保的认可为视角[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李世刚;;《法国民法典》对“独立担保”制度的确立——法国民事立法新特点之实例解读[J];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7 仲相;;论独立担保的适用范围与法律效力[J];人民司法;2011年11期
8 刘斌;;论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理论基础和规则构建[J];研究生法学;2010年06期
9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律师世界;2002年05期
10 M.施坦曼;张萱;;德国信贷担保法[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心;;民法典制定困境的法理学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席建荣;;制定民法典的经济学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年S4期
3 陈伯礼,许秀姿;论民事习惯在我国民法典中的角色定位[J];学术论坛;2005年04期
4 张新宝;民法典制定的若干技术层面问题[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5 阳雪雅;;权利在民法典中的“虚化”[J];河北法学;2010年02期
6 郎志恒;论罗马法的理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袁显亮;论市场经济与民法典[J];学术探索;2000年01期
8 范道巍;邓彬;;我国民法典编撰概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9期
9 金一;;我国未来民法典需要总则还是序编[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10 郝磊;论罗马法形成过程的开放性及其灵活性——兼谈其对我国编纂民法典的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1026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02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