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我国侵权法上的教育机构侵权责任

发布时间:2017-10-14 22:38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侵权法上的教育机构侵权责任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机构 过错推定责任 过错责任 相应补充责任


【摘要】:近年来,学生在教育机构遭受人身损害的事件屡屡发生,已经严重的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然而,我国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加上现有的法律规定不清,责任认定不明导致法官在适用法律时缺乏法律依据,在审判实践对此类案件的审理就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容易造成相似的案件在不同的法院审理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审理结果。因此研究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相关立法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为基础,通过对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概念、特征以及教育机构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分析,确定教育、管理职责是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责任承担形式以及免责事由等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找出我国侵权法中对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相关规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既能保护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又能为司法实务中准确认定教育机构及其他责任主体的责任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教育机构 过错推定责任 过错责任 相应补充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9
  • 第2章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概述9-15
  • 2.1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9-11
  • 2.1.1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概念9-10
  • 2.1.2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特征10-11
  • 2.2 教育机构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11-15
  • 2.2.1 教育机构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学界争议11-13
  • 2.2.2 教育机构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不同学说的评析13-15
  • 第3章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探讨15-21
  • 3.1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比较法考察15-17
  • 3.1.1 大陆法系的归责原则15-16
  • 3.1.2 英美法系的归责原则16-17
  • 3.2 我国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17-21
  • 3.2.1 受到校内人员侵害的教育机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18-19
  • 3.2.2 受到校外第三人侵害的教育机构补充责任的归责原则19-21
  • 第4章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1-30
  • 4.1 受到校内人员侵害的教育机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21-28
  • 4.1.1 侵权行为21-22
  • 4.1.2 损害事实22-23
  • 4.1.3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3-24
  • 4.1.4 过错24-28
  • 4.2 受到校外第三人侵害的教育机构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28-30
  • 4.2.1 教育机构有未尽管理职责的违法行为28
  • 4.2.2 存在学生遭受人身损害的事实28
  • 4.2.3 教育机构的违法行为与学生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28-29
  • 4.2.4 教育机构存在过错29-30
  • 第5章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承担和免责事由30-37
  • 5.1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30-32
  • 5.1.1 直接责任30
  • 5.1.2 相应的补充责任30-32
  • 5.2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32-37
  • 5.2.1 意外事件32-34
  • 5.2.2 受害人故意34
  • 5.2.3 教育机构管理职责外的其他情形34-37
  • 第6章 我国侵权法中教育机构侵权责任规定的不足和完善37-45
  • 6.1 我国侵权法中对教育机构侵权责任规定的不足37-40
  • 6.1.1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规定与侵权责任法其他条款适用相冲突37
  • 6.1.2 对是否适用公平责任模棱两可37-38
  • 6.1.3 仅以民事行为能力作为归责原则适用的标准不合理38-39
  • 6.1.4 教育机构承担相应补充责任的相关规定不明确39
  • 6.1.5 未明确教育机构与监护人的责任分配问题39-40
  • 6.2 我国侵权法中对教育机构侵权责任规定的完善40-45
  • 6.2.1 明确教育机构责任的特殊规定与其他特别条款的效力关系40-41
  • 6.2.2 明确对公平责任的适用条件41
  • 6.2.3 以民事行为能力作为基础,,参考其他标准综合评价41-42
  • 6.2.4 明确教育机构相应补充责任的相关规定42-43
  • 6.2.5 明确教育机构责任与监护人责任的承担43-45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45-48
  • 7.1 结论45
  • 7.2 进一步工作方向45-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银小贵;李龙刚;;教育合同的法律性质新论[J];教学与管理;2008年22期

2 许华珂;;教育机构侵权责任辨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孟媛;;学龄前教育机构需知的法律知识[J];山西教育(幼教);2014年01期

4 王利明;;论侵权法中的教育机构——从其侵权责任谈起[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5 苏君阳;;解读“不以营利为目的”[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3期

6 吴跃文;对“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教育机构”的理解[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肖燕;;非赢利教育机构图书馆网络传播豁免[J];网络法律评论;2007年00期

8 ;《世界人权宣言》[J];人权;2008年05期

9 ;关于颁布《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用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6年22期

10 陈先齐;俄联邦新老教育法比较分析[J];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娅君;;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科技教育职能的新看点——试论科技场馆在系统性科技教育中的作用[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洋;澳部分教育机构被指卖“居留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秦苗 本报记者 周余涛;交了万余元培训费 教育机构人去楼空[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3 贺春兰;教育机构品牌传播需要专业的支持力量[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解艳华;教育机构如何实现品牌胜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乔新生;透视招生丑闻——教育机构不是附属物[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记者 顾定海;马路“教育机构”让学生雪上加霜[N];联合时报;2011年

7 新华社记者 晏国政 赵阳;教育机构不能成忽悠家长的帮凶[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2004年度十佳网络教育机构”隆重揭晓[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9 浙江省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 汪国新;加强城乡教育机构互助协作[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周波;一批国际教育机构签约落户成都[N];成都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鹏;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邹亚彬;论我国侵权法上的教育机构侵权责任[D];南昌大学;2016年

3 苏慧敏;提升民营教育机构核心竞争力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渡仿;论教育机构的注意义务[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5 侯瑞品;教育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苏新敏;北京HJ连锁教育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代新玲;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财务运行及对我国的启示[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3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033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