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也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悬赏取证

发布时间:2017-10-15 07:32

  本文关键词:也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悬赏取证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悬赏取证 证据能力 证明力


【摘要】: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悬赏取证具有合理存在的现实基础。悬赏取证具有合法性,而且与证据的客观性和关联性并无必然冲突,通过悬赏所获证据的证据能力并不能一概而论。悬赏取证中,证人负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法庭无需介入悬赏取证活动,应当在充分质证的基础上对通过悬赏所获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此外,为有效抑制知识产权侵权,合理必要的悬赏费理应判由侵权人承担。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悬赏取证 证据能力 证明力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据收集与保全”(14YJC820009)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据收集与保全——以浙江司法审判为研究基点”(Y201432775)
【分类号】:D923.4
【正文快照】: 一、悬赏取证概述悬赏取证是指当事人为证明案件事实,以公开悬赏的方式从案外人处收集证据的取证方式。通过悬赏所获证据的形式可以是证人证言、书证或者物证。悬赏取证在我国司法以及执法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刑事诉讼中,悬赏取证的实践出现较早,为抓捕罪犯尤其是最大恶极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对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研究[J];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田旭刚;;知识产权侵权惊现新招[J];中国海关;2007年07期

3 邹晓红;;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立法模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4 姚莉;刘田玉;;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快速执行机制[J];中国律师;2009年04期

5 罗宏伟;;知识产权侵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J];杭州科技;2011年03期

6 林艺思;;如何防范美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J];进出口经理人;2011年09期

7 欧蓉蓉;;论知识产权侵权法的美国范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张滢;;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抗辩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4期

9 乔生,沈木珠;论中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J];法学杂志;2001年05期

10 王秉钧;;“华人”品牌的跨世纪之争——“华人”品牌知识产权侵权案的法律思考[J];广告大观;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一丁;;互联网上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根据[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2 董正伟;;典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双重违法和交叉法律适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侯继山;;论展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4 李建勇;;论侵权案件审判中原创与再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田子军;;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通过网络扩散破译他人权利保护信息[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焦磊立;确保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专项行动取得实效[N];张家口日报;2010年

2 孙韶华;美调查中国知识产权侵权 对准新兴产业[N];中国贸易报;2011年

3 记者 刘洋;市一中法院发布知识产权侵权典型案例[N];重庆日报;2013年

4 林世钰;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刑事打击力度[N];检察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海洋;知识产权侵权投诉率下降[N];医药经济报;2008年

6 记者李启章 吴艳;让广告远离知识产权侵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7 蒋志培;认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标准[N];中国贸易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逸吟;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之惑[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维;知识产权侵权获赔额整体偏低[N];法制日报;2013年

10 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汪涌;知识产权侵权到底应该如何处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麦志敏;知识产权侵权获利返还的请求权基础[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超;“三审合一”模式下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马晓倩;论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刘婷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救济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6 徐伟亮;知识产权侵权的成因与对策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刘丽鹏;论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赵子涛;论知识产权侵权货物的海关处置措施[D];山西大学;2012年

9 林虹兆;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证据收集[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代宝荣;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证据收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5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035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