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7:34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 出处:《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数据 个人信息权 隐私权 个人信息犯罪 个人信息保护法


【摘要】: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是伴随着信息化、大数据等而产生的时代课题。大数据以其精准化、个人性的商业服务模式,给社会公众带来极大的便利;大数据亦可置个人信息于“肆意收集、超出范围使用、信息数据贩卖”的危险境地。个人信息的“识别性”特征,决定其属于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与民事法律中具体人格权的保护范围。人格尊严与人权保障理论、以“以自我表现”为核心的信息自决权保护理论及其双层次限制理论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发展对信息数据的需求与民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呼吁形成反差,从现实层面上反映个人信息民事法律保护的迫切性。法律层面上,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呈现法律规范体系紊乱、可操作性差、效力层次偏低的不利局面。个人信息犯罪虽已入刑,但因犯罪主体过窄、保护范围较小等,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效果有限。《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未对个人信息权进行权利创设或解释,造成我国个人信息在民事法律保护上的空置现象,影响了多部门法保护个人信息权的体系形成。行政保护上的态度漏洞、监管病态,致使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监管不力。此外,在面临互联网利益最大化与行业自律规制的选择时,弱化行业自律规则作用的实践做法,直接影响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自律机制的形成。考察域外法律保护规定,宏观层面体现在基本法权利保护、专门信息(数据)立法保护、人格尊严与信息自由间的价值选择等,微观层面体现于设置个人信息保护机构、原则与规则的指引、多途径信息侵害救济渠道等,这些是我国应借鉴的地方。将犯罪主体扩大至一般主体,对非法收集、利用行为入罪保护,同时适当提高刑期及细化量刑幅度等,这些将有利于刑法保护作用的发挥。在《民法典·民法总则》中确认个人信息(或信息)概念,并在《民法典·人格权法》中对隐私权、个人信息权明确界定,在客体、内容、保护方式上对二者区别规定,实现两项具体人格权的全面保护。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保护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目的明确、限制收集、禁止等规则,具体权利,保护方式,救济渠道等。确立监管问责、设置“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监督管理委员会”并明确其职责权限、加强内部监督、完善监管标准等,以此扭转行政监管不力局面。强调企业内部自律机制与行业自律机制的互补,形成行业自律带动企业自律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强信息数据研究与技术防范,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艳滨;;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2 翟峰;;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意义及主要内涵[J];秘书;2006年05期

3 赵素云;田天;白福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明年启动贸易争端或提前降临[J];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4 南方木;;“个人信息保护”何时列入立法计划?[J];中国信息界;2006年11期

5 吴钢;;论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关系[J];情报科学;2007年01期

6 孙鹏;郭玉梅;王开红;;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J];软件工程师;2007年06期

7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保护基本策略的政府选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陈家兴;;个人信息保护需法律“护航”[J];人民论坛;2007年22期

9 齐爱民;;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经济功能与人权意义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许春尧;;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及借鉴[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高志明;;论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自律与监督[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2 潘迪;;日本国民的知情权——以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视角[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肖登辉;;行政法视野中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与行政信息公开法的关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汤啸天;芦琦;汤擎;吴玲;;电子商务与个人信息保护[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5 林蔚;;软件技术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趋势及冲突解决机制——以微软“黑屏”事件展开[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连宣;大连制定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N];中国冶金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玉光 胡杰 霍志坚 李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N];人民公安报;2007年

3 陈默;《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启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馨轩;中欧个人信息保护高级研讨会在连召开[N];大连日报;2008年

5 阮喧;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努力[N];大连日报;2008年

6 张俊卿;切实重视个人信息保护[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丘勋锐 黄明健 郝帆;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刻不容缓[N];人民公安报;2009年

8 记者单纯刚;滥用私人信息现象严重 个人信息保护亟须加强[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陈文勇 熊德壮 李娅;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N];成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姜云飞;个人信息保护:为外包安全上保险[N];大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聂生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抗抗;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媒体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珍玲;信息公开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D];中南大学;2010年

3 秦洁;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欣欣;论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利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张苑;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杨佶;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7 朱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刚;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杨化锋;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D];重庆大学;2013年

10 杨振;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24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324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