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职务发明奖酬义务主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14:40

  本文关键词:职务发明奖酬义务主体研究 出处:《科技与法律》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职务发明奖酬 支付义务主体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 所在单位


【摘要】: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设置对专利创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调整着企业研发与雇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目前职务发明奖酬制度规定的支付义务主体备受诟病,因此很有必要在立法上对"职务发明奖酬制度"进行重新构造,将职务发明奖酬支付义务主体固定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所属单位。应当在立法条款上明确"发明人所属单位"与"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不一致的情形,从根本上杜绝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给发明人权利带来的损害,确保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之间权利义务的动态平衡,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job inventor reward system has a vital impact on patent creation. It directly adjusts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 R & D and employee's invention and creation. At present, the subject of payment obligation stipulated by the system of job invention award and remuneration has been criticiz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system of "job inventor reward" in legislation. The subject of obligation to pay for job inventors' awards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fixed as the unit to which the inventor or designer belongs.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 inventor belongs to the unit" and "the unit granted the patent right" shall be clearly defined in the legislative provis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put an end to the damage to inventors' rights caused by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between enterprises, ensure the dynamic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inventors or designers and their uni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职务发明奖酬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LS(2016)D132)
【分类号】:D923.42
【正文快照】: 目次 一、立法概况及其解读 920920921922922923923924924926927928928928929 (一)立法现状 (二)立法解读 二、现实困境 (一)支付义务主体不固定 (二)发明人举证困难 (三)关联交易频繁 三、学界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选择路径 (一)学界理论的选择路径 (二)司法实践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顾毓波;;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进路[J];知识产权;2016年04期

2 陶鑫良;;职务发明性质之约定和职务发明报酬及奖励——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有关职务发明若干问题的讨论[J];知识产权;2016年03期

3 徐卓斌;;3M公司职务发明报酬纠纷案评析[J];科技与法律;2015年04期

4 张宗任;;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和报酬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葛梦蕾;;浅析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问题——基于《专利法修改草案》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年02期

2 向波;;职务发明的判定及其权利归属问题研究——兼论《专利法修改草案》第6条的修改和完善[J];知识产权;2016年09期

3 杨异;李嘉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高校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研究[J];高教学刊;2016年09期

4 储敏;赵文灵;;专利法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技术创新[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5 陈会英;冯振龙;;我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状况统计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6年03期

6 周游;;对完善知识产权法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23期

7 石怀霞;;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制度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年10期

8 刘鑫;;论劳务派遣中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 专利法和劳动法双重视角的探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5年07期

9 石怀霞;;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成因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陈敏莉;;劳动法视角下的职务发明制度考量——以《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为对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20期

3 肖冰;;日本与德国职务发明报酬制度的立法比较及其借鉴[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4期

4 王重远;;美国职务发明制度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李刚;;论职务发明创造中的利益平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蒋逊明;朱雪忠;;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制度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5期

7 刘向妹;刘群英;;职务发明报酬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建议[J];知识产权;2006年02期

8 叶建平,刘宇;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利之研究——对专利法第六条的质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姜茹娇,王娇莺;论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价值追求——兼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勃兴与修正[J];比较法研究;2002年03期

10 王欢;转移定价法律制度的晚近发展研究[J];南开学报;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公民宪法义务的语义辨析[J];行政与法;2006年09期

2 吴然;任正学;;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J];今日科苑;2008年20期

3 周敏;;论权利与义务的几种关系[J];政治与法律;1992年02期

4 林祖彭,李浩;追加执行义务主体的法律问题[J];政治与法律;1997年06期

5 吴忠希;论权利与义务[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6 章忱 ,余禾;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利义务观[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6期

7 林U,

本文编号:1374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374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