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研究
本文关键词: 生命权 损害赔偿范围 死亡赔偿金 出处:《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生命权作为一项最基本,且最为重要权利,理应得到法律最严密的保护。欲对侵害生命权之损害后果予以法律救济,须通过对死者有密切联系的近亲属之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近亲属所享有的死亡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来源与赔偿范围,在当前之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存有争议。本文以阐述生命权基础理论为依托,对现有的死亡损害赔偿范围及其计算方法予以探讨,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例及损害赔偿计算方法,对完善我国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生命权的含义及其保护意义。明晰生命权的概念及其具体内涵,生命权的主体是人,客体为生命的享有、存续和发展等利益,其权利内容表现为生命的享有权;生命利益支配权;排除妨害的权利;生命保护请求权;生命安全维护权。基于侵权责任法的权益保护、填补和预防损害的功能,应对生命权损害赔偿制度予以妥当的制度安排。就死者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历来存在“继承主义”与“固有损害主义”两种学说,但较之“继承主义”,“固有损害主义”显然更符合情理,亦更易被立法所采用。第二部分:侵害生命权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与计算方式。除了生命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的混乱,现行法在赔偿范围与赔偿标准等诸方面仍存有缺陷。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其结果导致了城镇居民受害人与农村居民受害人在死亡赔偿金数额上呈现出天壤之别,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撞死不如撞伤”、“同命不同价”问题。第三部分:其他国家与地区侵害生命权损害赔偿的立法考察。日本死亡损害赔偿额主要采用个别化计算方式,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根据“西原理论”倡导死亡损害赔偿的定额化。美国的赔偿旨在使亲属维持与被害人未死亡时相同的生活水平,立法和判例发展出了个别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我国台湾地区对于非财产损害适用相当赔偿主义,丧葬费等积极损失以实际支出为限,抚养费按当年所得税税率条例所定之扶养亲属宽减额为赔偿之计算标准。第四部分:完善我国生命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合理性建议。请求权的主体理应拓展为实际支付费用人、继承人、被扶养人、承受丧亲之痛的近亲属等。损害赔偿额的确定主要涉及积极经济损失、消极经济损失和精神性损失三大项目的计算,故损害赔偿范围具体包括医疗费等常规费用、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在积极损失中,丧葬费可依惯例或参照当地风俗必要的实际支出确定,因侵权而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以及误工费等均以实际发生的损失额为计算标准,以相关票据等为计算依据。消极财产损害包括死者近亲属的误工收入损失和死者的预期收入损失等。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可授权可考量授权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此数额可根据社会情势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适时调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家永;;法院为何不支持我的损害赔偿请求?[J];学问;2003年02期
2 ;通信线与电力线共杆架设导致损害赔偿案[J];大众用电;2004年11期
3 李振举,蔺长明,王占江;免疫失败损害赔偿承担的法律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05年08期
4 张继青;;损害赔偿的新视角[J];南都学坛;2006年05期
5 盛皓;;王某、孙某诉某市急救中心未尽急救义务损害赔偿案[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国海;;论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李俊峰;;垄断损害赔偿倍率问题研究——兼论我国反垄断法草案的相关制度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7年04期
8 田振洪;;唐律中的畜产与损害赔偿[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丛淑娟;康成杰;;论反垄断法的损害赔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10 邹钢;;采矿损害赔偿的若干法律问题以煤矿采空区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威;;浅谈建设工程损害赔偿的范围[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贺富强;赵明;;房屋建设工程对相邻房屋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赵晓飞;;国外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我国损害赔偿立法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王蓓;;由后福岛时代看中国核损害赔偿财务保证制度的发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情报(含计算机技术)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C];2011年
7 樊成玮;;对人身权损害赔偿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8 罗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以日本新损害赔偿论为中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9 朱树英;曹文衔;;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质量损害赔偿中的法律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金晓;;关于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探讨[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学蕊;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应尽早建立[N];中国能源报;2011年
2 吕松涛;婚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1年
3 查坤元 李根发;审理老年人损害赔偿案应更新理念[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损害赔偿范围与数额的确定[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5 李根发 戴根法;怎么审理老年人损害赔偿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明盛华;离婚了,谁有权要求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2年
7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王春民;日本核事故损害赔偿原则及指针[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汪性国;婚内私生子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2年
9 徐智渊 刘传勇;对通奸行为能否要求损害赔偿[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王立飞 王德勇;离婚案件“过错损害赔偿”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侯雪;刑事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夏琳;英美法上精神痛苦损害赔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吴继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朱玛;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8 林位强;医疗事故的认定与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丁海俊;私权救济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雷;论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晓萍;产品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芝雯;论存活机会丧失的损害赔偿[D];南京大学;2011年
4 顾慧;反垄断法中损害赔偿构成要件之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简娟;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刘海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损害赔偿计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栋;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克冲;我国环境污染致人损害赔偿立法完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安娜;核损害赔偿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张秀玲;夫妻间损害赔偿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59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5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