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担保物权的体系重构
本文关键词: 担保物权 典当权 权利质权 让与担保 所有权保留 出处:《法学杂志》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法典中担保物权应以公示方法的不同为其类型化基础,以下再依客体的不同进行亚类型化区分。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的抵押权涵盖不动产抵押权、动产抵押权和权利抵押权;以占有或准占有作为公示方法的质权包括动产质权以及权利质权。典当权的特殊性足以使之成为一类担保物权,在这一定范围内可以承认流质契约的有效性。以移转权利为基础的让与担保、所有权保留、融资租赁等所有权担保形式无须采取担保物权构造。
[Abstract]:In the Civil Code, the security interes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publicity, and the following subtypes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The mortgage with registration as the public method covers the mortgage of real estate. Chattel mortgage and right mortgage; The pledge with possession or quasi-possession as the public method includes the pledge of movable property and the pledge of right. The particularity of pawn right is enough to make it a kind of security interes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validity of liquid contract can be recognized. The form of title security, such as transfer rights, retention of title, financial lease and so on, does not need to adopt the construction of security interes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金融担保创新的法律规制研究”(12SFB20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保物权法制肇始于1986年《民法通则》,经由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担保法》,成型于《物权法》,维系着传统大陆提出要“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法上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体系结构。?在典”,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轶;;论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构成[J];当代法学;2010年02期
2 胡绪雨;;让与担保制度的存在与发展——兼译我国物权法是否应当确认让与担保制度[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3 高圣平;;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与我国动产担保物权立法[J];法学家;2006年05期
4 董学立;;我国意定动产担保物权法的一元化[J];法学研究;2014年06期
5 邹海林;常敏;;论我国物权法上的担保物权制度[J];清华法学;2007年04期
6 郑冠宇;赵守江;;担保物权的物权属性解读——与孟勤国教授商榷[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蓝蓝;吕凯;;我国权利质权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利明;;民法典的时代特征和编纂步骤[J];清华法学;2014年06期
9 朱岩;;物权法草案中“权利质权”规定内容评析[J];中外法学;2006年02期
10 邸天利;;非典型担保共性解析[J];政法论坛;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震宇;;论票据的性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黄茜,徐伟学;论让与担保的设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张谷;;被告代理词[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6 王金根;;欧洲民法典草案交货不符通知制度研究及借鉴[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7 蔡斌;;商业银行抵押担保贷款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李恒;;论物权法中的无权处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朱爱莹;张继恒;;企业社会责任社会性之经济法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萧也红;论平等原则的地位、面临的问题及补救[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孙德生;;试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3 李娟;李婷婷;;产品召回制度的经济法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4 陈源;;浅析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5 陈玉民;华颖霖;;浅析委托服务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6 陈s,
本文编号:146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6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