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我国空间地上权法律制度的立法构建

发布时间:2018-02-03 08:46

  本文关键词: 空间地上权 普通地上权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 空间权 立法构建 出处:《江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严重而又复杂的城市问题与城市土地固有的特性使得人们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平面开发利用,而更多地朝立体开发模式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或地区关于空间地上权理论及制度即以此为成立基础。而由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转变导致的土地立体利用与平面利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土地立体利用本身在我国立法上的缺失,致使由此产生的多种新型法律关系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调整。因此,在我国立法中积极导入空间地上权理论,在法律上肯定和保障新型的土地分层利用关系,对于回应空间利用的实际以及保障空间权利人的权益大有裨益。本文以空间地上权为研究对象,以我国空间地上权的立法现状为切入点,以大陆法系民法中的地上权理论为根基,以国外已有立法经验为参考,以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体系为目标,运用辩证、实证、比较等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空间地上权的基本问题,并通过对其立法现状、立法模式的剖析,提出了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构建的具体思路和具体内容,以期对我国空间地上权理论及其立法、司法的建立和完善有所裨益。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引言部分对本文主题的立题背景、展开思路作了简单引述。正文第一章对空间地上权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释明与分析,涉及权利概念的界定及其与传统物权理论的关系的探讨。本文首先指出了空间地上权并非一项完全独立的概念,明晰了其与相关概念的差别从而达到限缩范围、防止混淆的目的。其次,对空间地上权的体系进行了展开分析,从而为确定该权利制度之性质提供了基本依据。最后,通过与相关物权理论之关系的剖析,阐明了空间地上权是一项与我国物权法及其传统理论相容并包的权利形态。第二章主要对空间地上权本身在法律性质、立法模式及土地制度等方面的不同内容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结合我国相关实际情况,从比较法的视角全方位地解析了空间地上权纳入我国法律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力图实现该权利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完美契合。第三章首先揭示了我国空间地上权规制的现实状况,并以现实事例为映照,指出了我国由于空间地上权制度的缺失所导致的系列问题。同时,本文以《物权法》现有的法律条文为切入点,明确了我国空间地上权的法律地位,进而针对我国空间地上权制度具体规制的困境,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经验指出了我国空间地上权在体系构建上的优势。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在上述四个部分对空间地上权基本制度内容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空间地上权本体制度构建应当遵循的立法思路,以及空间地上权之权利并存关系的处理,最后则具体化地设计了我国空间地上权的法律条文及其解释,是为笔者对该制度立法化构建的有益尝试和殷切展望。
[Abstract]:In the first chapt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spatial right of land use is not a completely independent concept , and it is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 In the first chapt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spatial right of land use is not a completely independent concept , and it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space land use right system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egislative thinking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space right of space in China , and the process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right of space right and the right of space right . At last , the author designs the legal provision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ght of space right of space in our country , which is a useful attempt and prospect for the author ' s legisla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姣;从地上权的发展看土地与地上物的关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杨立新;;关于建立大一统的地上权概念和体系的设想[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义权;台湾地区地上权现况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1997年03期

4 戴银萍;法定地上权内涵及其对我国的立法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05期

5 屈茂辉,蒋学跃;法定地上权探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3期

6 史浩明;论地上权[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7 叶成朋;罗马法的地上权制度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苏杭;张斌;;地上权制度之历史研究——兼评我国地上权立法[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叶成朋;;地上权制度在我国的演进和价值定位[J];改革与战略;2008年10期

10 陈学辉;;空间地上权性质辨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余海东;引进“次地上权”概念解决土地分层确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2 庞路明 周友军;物权法中应设立法定地上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梅夏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土地分层地上权解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祥健;论空间地上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迪;“房地一致”原则再探[D];浙江大学;2017年

2 丁佳佳;地上权制度中的“租金”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

3 钱磊;论我国空间地上权法律制度的立法构建[D];江苏大学;2017年

4 李英丽;地上权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陈学辉;论空间地上权[D];华侨大学;2006年

6 刘娟娟;空间地上权制度探析[D];山西大学;2012年

7 黄婷婷;空间地上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苏斐;我国土地与建筑物关系立法完善[D];河南大学;2012年

9 黄钊;论民法上的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梅劲;城市“房、地”产权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6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86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7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