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者倾斜性保护的逻辑
本文关键词: 消费者政策 消费者权益 倾斜性保护 社会公平 经济立法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消费者保护被普遍认可,但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倾斜性原则却遭到质疑。倾斜性保护原则的成立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基于大工业、大行业时代提出的,旨在纠正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实质不公平现象;有其社会基础,即由于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与经营者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明显的弱势地位,需要立法进行倾斜性权利配置,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从一些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立法来看,倾斜性保护的系列立法并没有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更不会扭曲、破坏市场机制;我国的消费者保护立法实践也表明,倾斜性保护原则体现了现代社会公平价值和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彰显了消费者的消费尊严。
[Abstract]:Consumer protection is generally accepted, but the principle of bias in consume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has been question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preferential protection has its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is based on the era of large industries and industries. Aimed at correcting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substantial inequiti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which have a social basis, namely, the apparent vulnerability of consumers as a result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consumers and operators in consumption activities, In order to maintain normal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legislation is needed to allocate preferential righ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egislation of some advance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he series of legislation on preferential protection does not harm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enterprises, let alone distorts. The legislative practice of consumer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also shows that the principle of preferential protection embodies the fair value of modern society and the humanism thought i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hows the consumer's consumption dignity.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2年)规划项目“私募基金发展与监管中的法律问题研究”(12FX13) 江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分类号】:D9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哲;;德国当代私法体系变迁中的消费者法——以欧盟法为背景[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2 宋征,胡明;从王海打假案看知假买假者是否消费者——法解释学意义上的分析[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3 钱玉文;;消费者概念的法律再界定[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4 冯果,万江;求经世之道 思济民之法——经济法之社会整体利益观诠释[J];法学评论;2004年03期
5 润仁;雷波县法院判决:患者就是消费者[J];法律与生活;2001年03期
6 蓝寿荣;试析美国个人信用的法律规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7 刘俊海;徐海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的升华与制度创新——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为中心[J];法学杂志;2013年05期
8 吴元元;;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李激汉;;经济法内容:基于制度选择的理论诠释[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李晓钰;;消费者无条件解约权适用之交易形态——房屋买卖是否应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J];河北学刊;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果;万江;;转轨经济中的经济法——论中国经济法的历史使命[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段礼乐;;消费转型与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张爱国;;商标法中的“消费者”与“相关公众”[J];中华商标;2011年05期
5 张学哲;;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与合同自由原则——以中国民法法典化为背景[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6 王晓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概念的界定[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友连;论商品房销售纠纷的法律适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朱容皋;;贫困个体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基本内容[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9 彭涛;刘冬梅;;论双倍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诠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胡光志;王福波;;论经济法理念与儒家精神的耦合[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红霞;;消费者的弱者地位及其法律保护——一个经济分析的进路[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应飞虎;吴锦宇;;事实的推导、预测与发现——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信息的限度与陷阱[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红霞;;消费者的弱者地位及其法律保护——一个经济分析的进路[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胡红卫;陈驹;;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的完善[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5 徐琳;张泽;;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6 孟唯一;;蒙古族生态伦理意识的体现与当代价值[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7 王斐民;樊富强;;金融消费者:界定标准与立法确认[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8 蓝寿荣;;论私募发行的注册豁免与欺诈监管——从201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提起证券欺诈诉讼说起[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沛;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陈永胜;ICP社会责任与网民消费理智的相关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蓝寿荣;上市公司股东知情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艾茜;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董文军;平等视野中的消费者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秦鹏;生态消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晓玲;论消费冷静期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李翔;论我国食品强制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3 廖吉保;我国遗产税立法理念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牛海燕;网络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柴楠楠;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白海英;我国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稳稳;法律家长主义研究中的利益问题与能力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向兰金;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雨璐;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杨祖勋;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之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福柯;苏力;;法律精神病学中“危险个人”概念的演变[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张学哲;;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与合同自由原则——以中国民法法典化为背景[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3 李友根;论经济法主体[J];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4 王保树,邱本;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陈昕;消费文化:鲍德里亚如是说[J];读书;1999年08期
6 管斌;;论消费者权利的人权维度——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J];法商研究;2008年05期
7 王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中的几大误区[J];法学杂志;2001年01期
8 钱玉文;;消费者概念的法律再界定[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9 邱本;论经济法主体[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10 应飞虎;制度变迁中的法律人视野[J];法学;2004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靖;我国消费者保护中的冷却期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阳春;;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初探[J];商业时代;2007年03期
2 潘昊;;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赵冬;徐瑜;;韩国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简介[J];理论界;2007年08期
4 郭广辉;;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J];河北法学;2008年01期
5 郭新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试点与推行[J];中国金融;2011年11期
6 姜欣欣;;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西安模式”[J];西部金融;2011年06期
7 施京京;;新加坡消费者保护新条例生效[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7期
8 张漫雪;;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建议[J];经济导刊;2011年06期
9 李江鸿;;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以英美立法改革为鉴[J];中国金融;2011年19期
10 马其家;;美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及其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2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以零售金融产品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彭涛;;基金产品零售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5 杨亚云;;浅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A];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西安市碑林区工商学会2004年度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李晓娜;;试论消费者协会的职能扩充[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7 张晓东;;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路径选择与制度解构[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8 岳彩申;张晓东;;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者保护与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新取向——以英美国家近年来的金融监管立法为例[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9 戎素云;;政府规制与我国市场消费者保护的实现[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10 严宇;;政府的伙伴:新型消费者协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为消费者撑起一片洁净的天空[N];中国工商报;2004年
2 赵芳;农村消费者心中的“四最”[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3 张学福 张云萍;浅谈消费者协会在保护消费者工作中的作用[N];赤峰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秀玲;四成消费者遭遇严重侵权[N];工人日报;2007年
5 丁静;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谁来保护?[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尚军;欧盟实施新消费者战略[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任震宇;消费维权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任震宇;调查篇:消费者心声(上)[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寇亚琴;商家如何善待消费者[N];中国花卉报;2007年
10 沈莉;消费者碰到经营者有理还矮三分[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海;欧盟消费者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李闫哲;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刘晓娜;金融消费者保护对金融包容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6 曲一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沛;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家友;知情购假:诱惑与排斥视角下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继波;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婷婷;论欧盟信贷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姜旭;消费者反悔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慧;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方信;消费者信用法律制度[D];重庆大学;2007年
6 吴琛;消费者反悔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肖煜炜;在线消费者反悔权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丁辰;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消费者保护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富瑶;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玛尔哈巴;论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制度的设立[D];新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8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9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