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
本文选题:纯粹精神损害 切入点:侵权责任 出处:《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当今社会对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追求与日俱增。而纯粹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一种不能回避的权益保护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法律界重视和民众的期待。对于我国法学界而言,纯粹精神损害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对其研究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随着我国社会认知及法学理论的逐步发展,合理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在纯粹精神损害问题上的处理机制及理论体系是我们当前所需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从我国自《侵权责任法》颁布以来,我国法律对精神损害的保护实现了从权利向利益的重大转变,即符合我国的法律传统又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侵权责任法》关于精神损害的规定过于简略和概念化,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还没有涉及,因为我国是依照法律明文规定办案,这导致法官在判案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对此我国法学家正继续研讨,司法实践正积极努力完善。相对而言,判例经验丰富,规则细致完备的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显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本文将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过程和成果入手,研究其重要的理论和原则,理顺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就我国当前精神损害赔偿现状及未来纯粹精神损害研究提出相关见解,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全文共分六部分,通过介绍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和发展脉络来了解其含义,对比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过程和完善,分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在法律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来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emancipation of ideas,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freedom and rights is increasing in today's society. I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y the legal profession and expected by the public. To the legal circles of our country, pure spiritual damage is a relatively unfamiliar concept.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gnition and legal theory in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us to learn from the mechanis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pure mental damage in the countries of civil law and common law. Since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Tort liability Law in our country, The protection of moral damage in our country's law has realized th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from right to interest. That is, it conforms to the legal tradition of our country and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However, we have to admit that the provisions of the Tort liability Law on mental damage are too brief and conceptualized, and many specific details have not yet been addressed. This is because our country is handling c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plicit provisions of the law,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a clear legal basis for the judges to adjudicate the case. In this regard, our jurists are continuing to study the matter, and judicial practice is actively striving to perfect it. Relatively speaking, the judicial precedent is rich in experience. The system of pure mental damage compensation with detailed and complete rules is obviously worthy of our careful study.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chievements of civil law system and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This paper studies its important theory and principle, straightens out the problems and experiences in its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opinion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ure mental damage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in our country.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pure mental damage compensation to understand its meaning, Compared with the civil law countries and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for mental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mental damage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spiritual damage in our country by us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e legal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先;论精神损害的分类与其法律意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李哲;试论精神损害与精神损伤[J];法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3 唐秀英;论精神损害的类型与精神损害赔偿[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郑文兵;精神损害的法律责任刍议[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云南出台新条例保护消费者 精神损害一万元起赔[J];城市质量监督;2003年01期
6 邢学毅;对严重精神损害的认定,专家证言并不必需[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7 柳洪强,陈向军,雷桂森;精神损害概念探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8 张胜先;;精神损害分类的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徐长苗;精神损害的类型严重程度的界定及赔偿原则[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遭殴打致残能否要求赔偿精神损害[J];新疆人大(汉文);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瑶;;关于精神损害法律制度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陈瑶;;关于精神损害法律制度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王平荣;;论精神损害的确认标准及其原则[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蔡洪涛;;对我国精神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蔡洪涛;;对我国精神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6 江洪;蓝玉琼;陈利民;;略论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卢津津;;立法的“承诺”与“兑现”——试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抚慰金量化标准的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广华;刘技辉;杜建芳;王长玉;郑吉龙;张珉;;道路交通事故所致精神损害的法医学评价研究[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9 江洪;蓝玉琼;江兰;;国家赔偿中的有关精神损害的法医学研究[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伊其忠;吐尔逊;魏玉军;池广举;王增明;李建耀;;司法鉴定中不同类型精神损伤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江霞 张旭;国家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应予赔偿[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胡安静;消费者:谁为我们的精神损害埋单?[N];江苏科技报;2008年
3 张伶;精神损害应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N];江苏经济报;2009年
4 祖爱华 张兆利;精神损害索赔也要靠点谱[N];检察日报;2012年
5 92403部队法律顾问处律师 方志顺;我能要求赔偿精神损害吗?[N];法制日报;2001年
6 张涛;精神损害——— 我能索赔多少?[N];人民日报;2003年
7 曹丽丽;噪声造成精神损害应赔偿[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王惠生;浅谈精神损害的赔偿[N];江苏科技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李明君 王鲁燕;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索赔渐增[N];济南日报;2012年
10 杨鹏英;精神损害纳入行政赔偿范围之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福勤;论中小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的救济责任与机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刘洋;精神损害抚慰金在交强险内的赔偿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3 王琨;构建我国第三人惊吓损害相关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郑艳;交强险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陶冉;论我国刑事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5年
6 孟远;我国国家赔偿法精神损害制度完善[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7 林守超;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
8 卢广瑜;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房光磊;精神损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屈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77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7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