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本文选题:网络借贷 切入点:金融消费者 出处:《河北法学》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P2P网络借贷的持续快速发展,由其引发的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日益凸显。界定金融消费者最基本的考量应该是解决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金融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金融经营者施加义务,而为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增加权利。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双峰"理论是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依据。P2P网贷行业特殊性亟需加强消费者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消费者安全权更为广泛,公平交易权遭遇严峻挑战,受教育权亟待增强。当前我国P2P网贷消费者保护立法缺失,行业存在监管套利,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不畅。我国应当确立金融消费者倾斜、适度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定针对P2P网络借贷的专门监管立法,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P2P network lending, the problem of infringing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caused by P2P network loan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most basic consideration to define financial consumers should b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Internet financial market. To impose obligations on financial operators who are in a dominant position in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to increase rights for financial consumers in a weak positi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y, "double peak" theor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2P network lending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The particularity of P2P network loan industry needs to strengthen consumer protection. The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urgently. At present, the legislation of P2P network loan consumer protection is absent in our country, there is regulatory arbitrage in the industry, and the financial consumer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s not smooth. Our country should establis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inancial consumer preference and appropriate protection. Formulate special regulatory legislation for P2P network lending, formulate special "financial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重点项目《网络时代下私权理论的困境与出路》(81100604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纪平;开创消费者权益保护新局面[J];北京工商管理;2000年03期
2 ;面向21世纪 努力开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新局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甘国屏同志在面向21世纪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13期
3 母建华;推动12315网络建设 维护消费者权益[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20期
4 顾俊;提高认识 强化执法 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23期
5 李章雨,金玲;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延边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6 钱慰曾;瑞士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含糊[J];中国防伪;2000年10期
7 邹国华,王永东;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解决途径[J];农村发展论丛;2001年17期
8 江林;入世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21期
9 乔新生;从宪法的高度来认识消费者权益问题[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21期
10 江林;入世、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2001“中国3·15论坛”侧记[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瞿维民;;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2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汪路;;电子商务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初探[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4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与完善[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5 吕晓昱;;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难点及立法建议[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6 周舜;;维护消费者权益我们共同努力[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7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崔明太;;浅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9 曹玉冰;;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十大发展趋势[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10 戴泽群;;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研究[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立彪;把“消费和谐”落在实处[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宏方;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市场发展[N];国际商报;2006年
3 张光灿;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N];湖北日报;2006年
4 记者 罗玉蓉 张青松;维护消费者权益 倡导消费和谐[N];黄冈日报;2007年
5 任震宇;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扩大内需的迫切要求[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6 卓娜;大力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N];阿坝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吴月;市消协更名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N];桂林日报;2007年
8 记者 田桂云邋通讯员 许毅敏;省会表彰保护消费者权益先进典型[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9 吴彦鑫邋孙效哲;全国首个跨国区域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络机制建立[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郭文美;我国消费者权益受保护程度逐渐提高[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保成;论国际贸易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孙维佳;论欧盟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孙晓芳;国际法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理念与制度构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丁佳佳;论3·15文化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引领作用[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3 周占东;“消费和谐”理念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王宁;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5 邓敏贤;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陆旭;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江满意;商业交易平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蒋玉波;我国医疗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9 雷斯嘉;我国预付卡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10 赵超;消费者权益保护实现途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92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9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