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法典总则意思表示瑕疵的体系构造——兼评《民法总则》相关规定

发布时间:2018-03-24 20:05

  本文选题:意思表示 切入点:瑕疵类型 出处:《当代法学》2017年05期


【摘要】:意思表示的构成与瑕疵类型的划分受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的影响,其效力设置则取决于意思自治与信赖保护之间的调适。我国意思表示瑕疵类型可分为真意保留、通谋虚伪表示、错误、欺诈、胁迫、显失公平,以及表示意识的欠缺。对于不存在相对人信赖保护的类型,意思表示瑕疵的效力应当尊重表意人的意思自治;对于存在相对人或第三人信赖保护的类型则相反。因现代社会信赖保护和交易安全的需求日益强烈,民法典总则应当贯彻善意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合理信赖优先于表意人的意思自治的立法政策,并以此为基础设置意思表示瑕疵效力的技术性规范。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 of expression of will and the division of defective type are influenced by will doctrine and expressionism, and its valid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adjustment between autonomy of will and protection of trust. Collusive hypocrisy, error, fraud, coercion, explicit injustice, and lack of consciousness. For the absence of the type of relative trust prote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fect of will should respect the autonomy of the ideographer;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the type of relative or third party trust protection.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trust protection and transaction security in modern society,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Code should implement the legislative policy that the reasonable trust of the bona fide relative person or the third party should take precedence over the will autonomy of the ideographer, and set up the technical norms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ntion to indicate defects can be expresse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意思表示瑕疵:学说与规范”(15FFX0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鹏;民法上信赖保护制度及其法的构成——在静的安全与交易安全之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7期

2 周文迪;季昊;孙书博;;信赖保护之底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3 王艳;;民法信赖保护制度的价值分析——诚信社会的法治要求[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4 仲佳宁;徐婷姿;;网络经济语境下的信赖保护[J];人民司法;2011年12期

5 孙鹏;;民法上的信赖保护制度及其法的构成——以归责要件为中心[J];私法;2005年02期

6 薛子进;;谁忽略了信赖保护[J];法人杂志;2009年01期

7 朱广新;;信赖保护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8 吴伟华;;论《合同法》的信赖保护[J];河北企业;2011年03期

9 丁南;;民法上的信赖保护与诚实信用关系辨[J];法学杂志;2013年07期

10 郭奕;论交易安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何莉苹 杨会 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信赖保护与失权人过错的关系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艳;民法信赖保护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2 胡健;民法之信赖保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郭翔峰;中断磋商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9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59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