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宪法上的一般人格权及其对民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01 03:00

  本文选题:人格 切入点:人的尊严 出处:《中国法学》2017年03期


【摘要】:由于人与人格、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人的尊严与一般人格权存在不同,我国《宪法》第38条所规定的"人格尊严"无法与德国基本法上的"人的尊严"进行简单的类比或者等同。我国《宪法》第38条所规定的"人格尊严"更倾向于一般人格权,将人格与尊严放在一起只是为了提高人格权的保护力度。民法上一般人格权是宪法上一般人格权"间接"适用于民法的产物,同时,民法典规定一般人格权成为民事立法者落实基本权利国家保护义务的结果。宪法上一般人格权和民法上一般人格权都旨在对未列举的人格权进行保护,其具体内容都需要通过司法实践来进行填补,但是这种填补必须依据宪法和民法上有关一般人格权的规定来进行,这是法官依法审判的应有之义。一般人格权内容的非法定并不排斥其依据的法定。
[Abstract]:As a result of human beings and personality, human dignity and human dignity, human dignity and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exist different, The "human dignity" stipulated in Article 38 of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cannot be compared with or equated with the "human dignity" in the basic Law of Germany. The "human dignity" stipulated in Article 38 of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is more inclined to the right of general personality. The purpose of putting personality and dignity together is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 In civil law,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is the product of constitutional "indirect" application of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to civil law, at the same time, The civil code stipulates that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is the result of the civil legislator's duty to protect the basic rights. Both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in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in the civil law are aimed at protecting the unenumerated personality rights. Its specific content needs to be filled through judicial practice, but such filling must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al and civil law provisions on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The non-statutory content of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does not exclude its legal basi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宪法总纲条款的规范属性与实施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2CFX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西让,郝建志;浅议一般人格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向扬;论一般人格权[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孙重秀,杜庆贵;法人是否有一般人格权[J];学术界;2005年05期

4 钟瑞栋,杨志军;论一般人格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郑家鑫;;简论一般人格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杨秀钦;;一般人格权探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曹险峰;;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以德国与瑞士立法例之对比考察为中心[J];当代法学;2006年03期

8 刘辉;周辉;;一般人格权诌议[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5期

9 曹险峰;;论一般人格权制度的适用——以德国法之做法为参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李岩;;论一般人格权的法益性质[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许可;;一般人格权:观念转型与制度重构[A];2014年第五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张源泉;;德国之信息自决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N];检察日报;200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被“肢解”的人格权[N];检察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曾献文;民法:给我们的生活以呵护[N];检察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霍银泉;一般人格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萍;中德一般人格权类型化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谭子良;论一般人格权[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陆端;论一般人格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4 何思静;论一般人格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卫巧利;论一般人格权[D];郑州大学;2007年

6 陈卫平;论一般人格权[D];苏州大学;2007年

7 邹丹;论一般人格权的性质及我国的立法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8 曾丽;一般人格权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9 马慧琴;论一般人格权在我国民法中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公文卿;人格权利法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93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93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