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补充责任

发布时间:2018-04-06 01:07

  本文选题:侵权补充责任 切入点:承担规则 出处:《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2009年颁行的《侵权责任法》创造性地规定了侵权补充责任制度。所谓侵权补充责任,是指在多数人侵权中行为人基于不同原因对受害人造成了同一损害结果,如果直接侵权人无法承担或不能完全承担赔偿责任,因负有一定义务但未能完全履行而间接导致了损害结果发生的补充责任人,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与自身过错相适应的责任形式。由于侵权补充责任类型是我国法律体系首创,该责任形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适用中都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因此本文从侵权补充责任的基础理论入手,探讨了侵权补充责任在我国的立法现状,并对侵权补充责任的承担规则和适用程序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在以上基础上对侵权补充责任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侵权补充责任基础理论。早期学者对侵权补充责任进行的研究显示出侵权补充责任的核心要素是“补充”规则。以此为核心,本文对侵权补充责任作出了新的定义,并由定义进一步引申分析了侵权补充责任的特征。理论界早期以不真正连带责任说、广义的共同责任说等学说阐述侵权补充责任的性质,但这些学说均不尽完善。本文参考补充责任独立说的观点后最终确定侵权补充责任是一种全新的独立责任形式。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侵权补充责任的立法现状。现行立法中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侵权补充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侵权补充责任、教育机构的侵权补充责任。三类法定侵权补充责任中补充责任人义务的法理渊源各不相同,但在责任成立、作为义务范围等方面又有着一定的共性。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侵权补充责任的承担规则。承担规则主要是研究受害人如何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责任以及侵权行为人承担责任的范围。对侵权补充责任承担规则的探讨,明确了侵权补充责任中受害人如何行使请求权以及对侵权补充责任人和直接侵权人之间的责任划分情况。同时,通过侵权补充责任的基础概念和性质的探讨,最终得出补充责任人应当享有对直接侵权人的追偿权的结论。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侵权补充责任的诉讼路径和执行规则。在明确侵权补充责任承担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侵权补充责任中受害人单独起诉直接责任人、单独起诉补充责任人以及一并起诉直接侵权人和补充责任人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各自的诉讼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各类诉讼路径中的裁判文书主文表述规则。之后,明确法院在执行侵权补充责任判决的时候应当坚持执行顺位和执行穷尽原则,并且赋予补充责任人执行异议权。第五部分,主要试图对侵权补充责任制度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该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侵权补充责任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建议应当确立侵权补充责任一般性规范,在一般性规范中明确侵权补充责任概念、性质等问题;其次应当扩大侵权补充责任的适用范围,应根据社会实践需要设立类似于第三方咨询机构承担侵权补充责任等新型侵权补充责任类型;还应当确立补充责任人追偿权,首先要从实体上建立肯定追偿权的基础,其次要从程序上对追偿权的行使条件和期限作出限制;最后还需要完善侵权补充责任适用程序,对侵权补充责任的诉讼路径作出准确规定,并确立执行规则中对补充责任人顺位利益保护的规则。
[Abstract]:In the first part , the author makes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liability of tort liability , and analyzes the liability of tort supplementary responsibilit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莉针;;侵权补充责任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0期

2 刘海安;;侵权补充责任类型的反思与重定[J];政治与法律;2012年02期

3 蔡宏伟;;试析侵权补充责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杨立新;论侵权责任的补充责任[J];法律适用;2003年06期

5 刘雅静;;经营者的补充责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宣tD;;论民法理论中补充责任的适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焦艳红;;论侵权补充责任的性质——从效力比较的角度观察[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王国春;;民事补充责任有关问题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韩晓磊;;学校侵权补充责任之反思[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焦艳红;;我国侵权补充责任规则之漏洞分析与完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景良;黄砚丽;;关于侵权补充责任形态的若干思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2 张营营;;缘何为他人行为买单——第三人侵权学校补充责任的法经济学解读[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代贞奎;补充责任裁判的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 薛红喜 魏少勇;侵权补充责任适用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沈双祥;执行补充责任案件的思考[N];经理日报;2007年

4 朱生东 李怀林;浅谈补充责任案件的执行[N];江苏经济报;2006年

5 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中强 李哲 余耀华;车主应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补充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磊;游客丢失押金收据旅行社有责任吗?[N];中国旅游报;2014年

7 雷爱红邋孙永华;宾馆“不作为”该付的代价[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大为;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主张权利的尺度[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世界杯能否踢“火”代驾服务业[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洁;民法上的补充责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2 阴文婷;补充责任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琦;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董帆;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补充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宋茜;补充责任制度研析[D];郑州大学;2012年

6 韩蓉;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馨云;学校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田迪歌;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黄一灵;侵权法上补充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何鹰;论补充责任的废除[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17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717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