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地理标志维权诉讼中若干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12 21:10

  本文选题:地理标志 + 地理标志权 ; 参考:《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绝大部分的地理标志产品为涉农性产品,因此地理标志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也证明,地理标志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区域品牌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我国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有力抓手。例如以文山三七、普洱茶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就大大推动了云南省“云”系列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依然“政出多门”,尤其是对于地理标志侵权盛行和维权艰难等现实问题关注明显不够,使得地理标志权利人所享有的地理标志权处于一种不圆满、不完整的状态。地理标志的侵权主要表现在仿冒、滥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和虚假宣传及“傍产地”以误导消费者等方面,使得地理标志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地理标志维权的艰难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行政监管低效率。我们对于地理标志维权的传统认识主要是指行政监管部门主动或者被动的执法检查。例如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以行政主导的维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一定时期内规范了地理标志市场秩序,但随着该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一阵风”式的执法检查根本无法解决地理标志侵权问题;二是司法保护缺位。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的滞后性不仅表现在地理标志权利人维权意识淡薄,更表现在我国对于地理标志司法保护规定的粗糙以至缺乏可操作性上。本文以地理标志维权诉讼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地理标志权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指出侵权现状及司法诉讼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诸多问题进行初步理论探讨。本论文由四个核心部分组成:第一,对地理标志维权诉讼中的“权”字进行明确界定,即地理标志权;第二,以侵权责任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地理标志侵权的相关问题并指出维权的重要意义;第三,分析我国地理标志司法诉讼进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障碍并进行域外比较;第四,基于上述中谈论到的障碍问题,较有针对性地对原告资格确定、侵权认定标准、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等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回应。
[Abstract]:The vast majority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s in China are agriculture-related products, so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The practice has also proved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engine to promote the characteristic economy and regional br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For example,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represented by Wenshan Sanqi and Pu'er tea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Yunnan's "cloud" series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However,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for the prevalence of infringemen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the difficulty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so on, which makes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rights of the right holder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a kind of unsatisfactory.The state of being incomplete.The infringemen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counterfeiting, misuse of speci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false propaganda and "near the place of production" to mislead consumers, making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market mixed,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rue and false;The difficulty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one is the low efficiency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Our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rights mainly refers to the active or passive inspection of law enforcement by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department.For example, in 2014,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Quarantine and Quarantine issued the Circular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work 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products in 2014. What is undeniable is that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executive-led mode of safeguarding rights has also regulated the market order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but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The law enforcement inspection of "gust wind"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fringement at all; second,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is absent.The lag in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weak awareness of the rights holder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but also in the roughness and lack of maneuverability of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takes the righ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alyzes the righ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comprehensively,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ringement and the problem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in the judicial proceedings, and on this basis makes a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many problems.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core parts: first, define the word "right" in the action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clearly, that is, the righ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second,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tort liability,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fringement and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ights; third,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judicial proceedings in China may encounter practical obstacles and carry out extraterritorial comparison; fourth,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obstacles, the author makes a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response to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plaintiff, the standard of tort determination, the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the burden of proof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地理标志:不能等到用时才发现重要[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5期

2 王翔;叶衍瑛;;注重发挥地理标志的市场功能[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7期

3 ;什么是地理标志?[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胡神松;代永昌;;我国地理标志应用的若干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戚晓辉;;地理标志的特征及其完善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唐银成;谢仕委;;山东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7 柳强;唐守廉;;地理标志的品牌风险博弈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2期

8 张国华;;我国地理标志战略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年03期

9 王桢;;我国地理标志注册与保护实务问答[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8期

10 孙亚范;;我国地理标志保护问题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妍;梁萍;;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研究[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牛晓艳;;陕西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思考[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安守海;;地理标志制度在贵州的实践初探[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4 张国华;;我国名茶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为地理标志产品添加“身份证”[A];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论坛主题发言材料[C];2011年

6 王蕾;;善用地理标志制度建设外向型生态农业[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7 聂世坤;李艳;;农业经济转型与地理标志保护的法经济学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8 王运宏;;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关于湖南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思考[A];湖南财政与三农获奖论文[C];2014年

9 陈思;杨敬华;任爱胜;盛松华;;湖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分析[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10 姚庆朋;袁灵丰;吴贤付;方军;;“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产品的现状和对策——浅谈如何提高“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产品的效应、效益[A];2010年浙江省质量管理优秀论文选编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雨田;特色产品企盼地理标志[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记者 任丽梅;300多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注册保护[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范汉云;地理标志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N];中国工商报;2004年

4 记者 梁舒林;发展中国家必须投入巨大耐心进行地理标志保护[N];中国工商报;2005年

5 吴学安;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的“护身符”[N];中国贸易报;2005年

6 记者 林懿 实习生 雷林桦;本市地理标志注册滞后[N];重庆日报;2004年

7 夏文俊;我国地理标志注册农产品价格看好[N];中国质量报;2004年

8 齐艳丽 记者 曹吉根;地理标志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国“护照”[N];中国质量报;2005年

9 杨蕾;30家中国地理标志生产商/协会成为首批会员[N];中国质量报;2005年

10 杨蕾;中欧专家在京研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N];中国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洁;中国酒类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刘瑞峰;新疆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消费与政策效应[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莉;欧盟地理标志产品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李晓民;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志方;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维护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占辉斌;黄山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经济效益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许文苹;我国地理标志初级农产品协同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王寒;我国地理标志初级农产品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姜琳;地理标志国际保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慧敏;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政策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张西涛;申请地理标志对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赵荣;中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4 韩宇东;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分析与建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源;湖南省地理标志保护调研报告[D];湖南大学;2011年

6 李统计;地理标志的地域重叠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3年

7 吴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查紫君;江西省地理标志培育与保护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曹铭;陕西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田立慧;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空间分布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41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741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