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登记对抗主义挽歌——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0条

发布时间:2018-04-12 23:38

  本文选题:特殊动产物权变动 + 登记对抗 ; 参考:《中国海商法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交付是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在交付与登记发生冲突时,交付优先于登记,使登记的对抗效力几丧失殆尽,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4条的本旨。反对观点将登记优先于交付,混淆了生效要件与对抗要件,不合逻辑。为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4条的规范目的,使登记对抗的效力得以发挥,为符合社会事实领域的登记确信及法律设置登记制度的目的,且不违背物权变动的基本民法原理,在解释论上应放弃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改采意思主义的立场。
[Abstract]:Article 10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provides that delivery is the effective requirement for the alteration of the real right of special movable property. When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delivery and registration, delivery takes precedence over registration.The antagonistic effect of registration is almost lost,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Article 24 of the proper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bjection will register priority over delivery, confusing the effective and confrontational elements, illogical.In order to achieve the normative purpose of Article 24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Real Right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gistration confrontation, and to establish a registration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istration conviction in the field of social fac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w,And do not violate the basic civil law principle of the real right change, should abandon the long standing inertia thought in the explanation theory, adopt the position of the will doctrine.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海商法与民法的规则冲突与契合”(ZJ2013020)
【分类号】:D923.2;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崔建远;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2 崔建远;;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J];法学家;2010年05期

3 龙俊;;中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J];法学研究;2012年05期

4 程啸;;论动产多重买卖中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的确定标准——评最高法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9、10条[J];清华法学;2012年06期

5 王利明;;特殊动产一物数卖的物权变动规则——兼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J];法学论坛;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远胜;吴兴国;;企业投资法律风险与防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倪斐;;公共利益作为不确定概念的法律化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黄卉;;论法学通说(又名:法条主义者宣言)[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朱良好;;考夫曼类推理论论略[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6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7 沃耘;;论物权自助行为——物权自我保护与实现之维度[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8 魏建国;;“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9 王国龙;;法教义学中法律解释性命题的可接受性证立[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10 王杏飞;;论司法规则制定权的确立基础[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黎锦;;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判断之多元化[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姜福东;;论涵摄思维模式及其修正[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韩登池;;司法三段论——形式理性与价值判断的统一[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6 李后龙;李勇;王松;;请求权分析五定法:从有法可依到有据可判[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7 杨凯;;寻找从现实生活出发的民商事审判方法[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8 赵宁;;检察官法律思维研究[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9 温辉;;论检察工作的法治思维[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10 周晓燕;赵芳芳;;从公权力的有限性论谦抑法治思维的应然[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7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8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志伟;税法领域类推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睿;论权利外观主义[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郑大伟;刑法适用中的类比推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林珂;胎儿权利的司法救济[D];山东大学;2010年

6 郝文卿;论城管执法的自由裁量权[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高民权;论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瑕疵的裁判规则[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闫;论法律解释的逻辑要素[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吕天宇;论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毕克来;相对无效之合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军;肖思婷;;我国《物权法》登记对抗与登记生效模式并存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2 孙鹏;不动产二重买卖研究——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制度设计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3 戴佛明;论多重买卖[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宋亚辉;;公共政策如何进入裁判过程——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例[J];法商研究;2009年06期

5 郭明瑞;物权登记应采对抗效力的几点理由[J];法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崔建远;;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J];法学家;2010年05期

7 王利明;关于物权法草案中确立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J];法学;2005年08期

8 崔思兵;;二重买卖效力解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9 薛璐;;从一则房屋二重买卖案例看物权变动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0年27期

10 廖兴存;;论房屋二重买卖的法律规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先明;[N];人民法院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中国房地产;2003年07期

2 韩延斌;《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法律适用;2003年06期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北京房地产;2003年06期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现代物业;2003年06期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4年02期

6 李毓持;张文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调处[J];招商周刊;2004年49期

7 赵培元;论债务加入与债务转让之定性区分 由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谈起[J];法律适用;2005年08期

8 陈忠谦,邹世发;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及其仲裁解决之探讨[J];仲裁研究;2005年02期

9 周英立,张振宇;从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谈根本违约[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10期

10 杨柏勇,王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最高法院商品房司法解释执行前后的调研分析[J];法律适用;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清旺;;商品房预售广告之民法规制——兼论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2 白敏;杨波;;一起煤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代理体会[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3 卢安龙;;浅析对商品房“交付使用”的理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峻;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之法律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8年

2 刘旭东;粮食企业如何防范买卖合同纠纷[N];粮油市场报;2003年

3 记者 姜瑜;妥善解决钢贸企业买卖合同纠纷[N];上海金融报;2012年

4 赵颖颖;房屋买卖合同纠纷频发的原因及对策[N];江苏经济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吴亚东;“真假”和田玉挂件引发买卖合同纠纷[N];法制日报;2014年

6 李中海;警惕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的证据“陷阱”[N];驻马店日报;2009年

7 王蒙 钱宏祥;农村住宅买卖合同纠纷增多分歧较大[N];人民法院报;2012年

8 居方祥;企业买卖合同纠纷处理案例与评析[N];经理日报;2008年

9 李公科;震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法律实务问题[N];经理日报;2008年

10 西安仲裁委员会;西安仲裁委员会2008年度西安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仲裁报告[N];西部法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审判实践中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颜艳;关于成都首例凶宅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3 胡国锋;对一起无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4 江玲;二手房多重买卖合同纠纷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5 杨传海;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6 万文方;“王某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2年

7 隋登科;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相关法律问题探讨[D];山东大学;2007年

8 聂彬彬;王某诉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2年

9 王娟;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购房者的利益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静;史某与薛某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评析[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1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741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