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中的缔约过失与侵权责任探析
本文选题:合同订立 + 缔约过失 ; 参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摘要】:合同订立是整个合同的最前置阶段,是合同成立、生效、履行(消灭)的根基。在合同订立中,合同当事人往往更加重视合同的成立、生效和履行(消灭)而忽略合同订立中所产生的先合同义务。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因故意或过错违反先合同义务,将依法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而在司法实践中,违反先合同义务也易引起侵权法上的责任。要理解合同订立中的请求权基础构成,有必要厘清缔约过失和侵权责任的关系。在我国现行法制下,为更有利于实现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订立中民事权利的充分救济,在未来我国有必要认可缔约过失和侵权责任在合同订立中的竞存,摒弃合同订立中民事法律处理请求权竞合的一般性规则。
[Abstract]:The conclusion of a contract is the most advanced stage of the whole contract, the foundation of its formation, entry into force, and performance (annihilation).In the contract formation,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ofte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rmation,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elimination) of the contract and ignore the pre-contract obligations arising from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ion of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the party who violates the obligation of prior contract intentionally or wrongly will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tracting fault according to law, but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breach of obligation of prior contract will also easily lead to the liability of tort law.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stitution of claim in contract 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ting negligence and tort liability.Under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ll relief of the civil rights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country to recognize the existence of the fault of contracting and the liability of tort in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 in the future.To reject the general rules of civil law dealing with the concurrence of claims in the formation of contracts.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琳;合同秩序的现状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6期
2 王瑞洲;浅谈合同解释的若干问题[J];政法论丛;2003年01期
3 鲁著;;怎样把好合同审查关[J];中国石化;2006年11期
4 周思宇;;论合同解释的原则和方法[J];时代金融;2006年12期
5 李雪;庞宝东;;“阴阳合同”与合同依法变更的界限[J];辽宁经济;2007年03期
6 梁泠曦;;谨慎签订合同 避免企业风险[J];中国安防;2010年05期
7 董雪峰;;合同审核和管理的关键[J];经济师;2012年01期
8 陈敏;孙占利;;构建合同在线履行制度的法律探讨[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年01期
9 王文军;;继续性合同及其类型论[J];北方法学;2013年05期
10 隋悦;这份合同是否有效[J];农村天地;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苗红环;赵秀梅;;教育培训合同法律问题研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董杜骄;;关于B2C合同订立及其效力的若干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马颖;袁树民;;出口合同内部控制典型案例研究 基于上海SD进出口公司[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钟佳萍;王亮;;试论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以盘江煤电集团公司为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5 张锦洪;;交易、合同和合同法的演进逻辑——基于“主体思维方法”的分析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莲;全州工商系统举办《贵州省合同监督条例》集中培训[N];黔西南日报;2009年
2 厦门海事法院 张希舟;合同解释应坚持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相结合[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 杨军;瑕疵履行合同的解除[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陈红媛 副教授提供;合同种类多 一一看仔细[N];湖南科技报;2006年
5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刘春泉;外滩地王案合同是否有效?[N];上海证券报;2013年
6 北京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屈炜 律师;合同依法解除单方送达即生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通讯员 李新俊 刘平建;高港合同指导实现全覆盖[N];泰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严峻嵘;求学者权益受合同约束[N];人才市场报;2011年
9 张书成;对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N];江苏经济报;2001年
10 邱明辉 空军物资采购供应站;制度化是合同管理的关键[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春蝶;论教育合同[D];贵州大学;2008年
2 卿利军;教育合同界定之辨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韩学强;效力待定合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柴慧君;尽最大努力合同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5 王甜甜;论人之集体性对合同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军华;合同解释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侯建江;论我国的合同解释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杨萍;论合同解释的原则及方法[D];山东大学;2006年
9 常乐;论合同的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青;关于合同解释的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3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75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