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混合共同担保中担保人内部求偿的解释论

发布时间:2018-05-12 23:36

  本文选题:混合共同担保 + 内部求偿 ; 参考:《法学家》2017年03期


【摘要】:就混合共同担保中担保人之间的内部求偿关系,我国司法实践大多基于《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予以承认。但仅基于公平等原则而作出此种推断,欠缺说服力,类推适用连带债务等规定,允许其相互之间直接求偿的学说继而被提出。在担保人之间欠缺相互担保的直接意思的场合,此种解释论仍是着眼于对其相互之间的意思自治屏障的直接刺破,并无法真正弥合围绕《物权法》第176条所产生的学说争议。对此,在以《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作为请求权基础的同时,仍应坚持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判决中的基本论断,以代位求偿为基础对该条重新加以解释,将代位权理论予以"回填"并补全其内涵。
[Abstract]:With regard to the internal clai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uarantors in the mixed co-guarantee,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is mostly based on Article 38 of the guarantee Law. However, onl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quity, this inference is not convincing, and the doctrine of allowing direct claims between them is then put forward by analogy, which applies the provisions such as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ies. Where there is no direct meaning of mutual guarantee between guarantors, this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is still aimed at directly piercing the barrier of autonomy of meaning between the guarantors, and cannot really bridge the theoretical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Article 176 of the Real right Law. Therefore, while taking Article 38 of the guarantee Law as the basis of the right of claim,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basic judgment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n the judicial decision, and reinterpret the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subrogation. The theory of subrogation is "backfilled" and its connotation is completed.
【作者单位】: 早稻田大学;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品牌计划基础研究项目“中国民法典担保法立法研究”(17XNI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蕾;;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求偿权的实现[J];辽宁经济;2013年06期

2 高瑞;李红红;;浅析网上购物消费者的求偿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年09期

3 郭景阳;消费者,珍视你的求偿权[J];质量天地;2001年09期

4 赵雄辉;;试论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服务消费损害求偿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5 高圣平;;融资性担保公司求偿担保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6 冯洋;;消费者求偿权的法律保护——基于网络团购活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9期

7 ;何谓求偿权[J];苏南乡镇企业;1994年07期

8 李培进,陶衡;论侵害之债的求偿风险[J];政法论丛;1997年06期

9 刘小乐,陈懿;论求偿权[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陶琦;;论消费者求偿权实现的障碍以及相应的排除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2年S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史赫庆;求偿权人能否取得仲裁当事人的资格[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实现求偿权须扫多重障碍[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硕;近八成受访者怕麻烦不愿索赔[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4 苏州大学法学院 向志;保证与抵押在双重担保中的求偿[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代维敏;过度维权反难维权[N];保定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晓雪;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求偿权法律保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2 张群英;消费者求偿权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孙霞;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求偿权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江飞;食品安全事件中消费者求偿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5 黄芳;多数债务人内部求偿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俞铮红;金融消费者求偿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孙复媛;论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求偿权的保护[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斌;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基本权益保护[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0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80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