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有声读物中涉及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7 03:11

  本文选题:有声读物 + 法律属性 ; 参考:《云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有声读物产业发展较快,有声读物的著作权保护也成为行业关注的问题。有声读物市场中,盗版有声读物普遍存在,有声读物的服务商著作权保护意识淡薄。有声读物易复制、易传播的特性也给有声读物的著作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未出台专门的数字著作权保护法,有关的数字著作权保护只是在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有所提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对有声读物定性的不统一,使得有声读物保护困难重重。再加之,有声读物行业自律性较差,有声读物著作权保护的大环境尚未形成。本文对网络环境下的有声读物进行了重新定义,从有声读物的特征入手,论证了有声读物的双重法律属性。通过对我国有声读物保护现状和有声读物纠纷中主要侵权形式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为中心的保护模式,协调发展有声读物内容服务商与文字作品创作者合作模式、加强有声读物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的建设,完善有声读物法律保护体系。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udiobook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audiobooks has also become an issue of concern. In the audiobook market, pirated audiobooks are widely available, and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audiobook service providers is wea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diobooks are easy to copy and propagate, which also pose a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audiobooks. At present, there is no special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law in China, and the related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is only mentioned in the newly revised copyright Law. The imperfect legal system and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nature of audiobooks in judicial practice make the protection of audiobooks difficult. Moreover, the self-discipline of audiobook industry is poor, and the environment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audiobooks has not yet been formed. This paper redefines the audiobook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demonstrates the dual legal attributes of the audiobook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oboo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audiobook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main forms of infringement in the dispute of audioboo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rotection mode centered on the right to spread information network.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ve mode between the content service providers of audiobooks and the creators of written work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copyright of audiobooks, and to perfect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audiobooks.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J];新法规月刊;2000年05期

2 孙冲;剖析文字作品中的公有领域——由“蒲松龄作品被侵权案”引发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04年05期

3 王润贵;;从一则判例看《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第16条的法律效力[J];科技与出版;2010年01期

4 刘旺婢;谈自由改编的侵权与否[J];人民司法;1998年09期

5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J];报刊管理;1999年03期

6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9年16期

7 ;自治区版权局关于转发《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的通知[J];广西政报;1999年25期

8 徐从龙;;美国法院对于非文字作品可版权性的认定原则[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9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J];科技与法律;1999年02期

10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J];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文颖;徐勇;;文字作品互联网传播监测与版权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2年学术年会、五届四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人才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彬;专家解读《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修订稿)》[N];光明日报;2013年

2 毛晓刚;文字作品价值无须硬性规定[N];北京日报;2013年

3 记者 刘彬;《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公开征求意见[N];光明日报;2013年

4 记者 方文国;文著协就《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积极建言[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6 刁云芸;跳出文字作品抄袭的司法认定误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7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博士研究生 王运嘉;浅析计算机软件作品化的正当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8 记者 窦新颖;原创作品基本稿酬每千字不低于80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9 记者 白炜;沿用15年稿费标准将大幅提高[N];中国文化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赖名芳;适应形势 调整标准 保障权利 促进使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康芸;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进;网络环境下文字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贺言;有声读物中涉及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4 谷文硕;网络文字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朱一;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字作品版权保护制度考察[D];兰州大学;2012年

6 徐晓娟;论网络演绎文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孙强;网络空间中非法传播电子书的刑法学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洋;网络文字作品合理使用的判定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许建兴;私人书信著作权问题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99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99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