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融资型信用交易的法律构造
本文选题:消费信用交易 + 法律构造 ; 参考:《法学论坛》2017年04期
【摘要】:现代社会交易形态不断发展,通过数个合同的结合实现交易目的的情形越来越多。作为典型之一的第三者融资型信用交易,经营者与信用提供者之间形成合作已为常态。从平衡当事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在买卖或服务提供合同出现无效、可撤销、解除的原因时,允许消费者以此向信用提供者进行抗辩,是较为合理的风险分配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第24条明确了通过担保贷款方式购买商品房的情形下,因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可撤销及解除时,当事人可以解除担保贷款合同的规则。对于其他商品或服务我国未有明确规定,从日本及德国的立法动向来看,可以类推适用至其他商品或服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ases in which the purpose of transaction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everal contracts. As a typical third party financing credit transaction, it is normal to form cooperation between operator and credit provider. From the angle of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when the contract of sale or service supply appears invalid, revocable and rescinded, it is a more reasonable way to allocate risks by allowing consumers to defend to the credit provider. Article 24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disputes concerning the trial of contracts for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commercial housing clearly stipulates that in the case of purchase of commercial housing by way of guaranteed loans, if the contract for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commercial housing is null and void, it may be revoked and rescinded. The parties may rescind the rules of the guarantee loan contract. For other goods or services our country does not have a clear regulation, from the legislative trend of Japan and Germany,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goods or services by analog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笔者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第三者融资型消费信用交易的私法构造及其规制研究》(16FXD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荣华;;完善我国《证券法》信用交易基本制度的规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12期
2 春蚕;;首届中国信用交易论坛在北京举行[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06年06期
3 许心鹏;;台湾股市信用交易制度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1993年02期
4 魏淑君;关于我国信用交易禁止制度的思考[J];理论学刊;1999年05期
5 谌来业,舒中民;非法信用交易罪[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郭溧鸣;;信用交易及其法律思考[J];法学;1996年06期
7 方娜;;信用交易法律制度的新发展[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8 白建军;试论地下信用交易的法律性质[J];中外法学;1996年05期
9 康军;论证券市场地下信用交易犯罪[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程丽霞;梁治国;张万成;;信用交易中卖空机制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涛;;信用交易下损耗性物品的销售与订购决策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2 苏州大学课题组;;期货市场信用交易与担保制度研究[A];第八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强;引入信用交易是大势所趋[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陈岚桦;信用交易制度助推市场走强[N];海南日报;2006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股市信用交易:双赢?双刃?[N];证券时报;2013年
4 占小平(作者为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律师);信用交易应该“慎行”[N];中国证券报;2005年
5 孙曙伟;五大因素制约信用交易慎行[N];证券时报;2005年
6 周凯 钟锦;信用交易业务的国际比较[N];证券日报;2006年
7 潘素卿 DigiTimes;华映恐遭取消信用交易[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8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周凯 钟锦;证券市场中的信用交易:含义、功能和国际比较[N];金融时报;2006年
9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梁静;信用交易给券商带来新机遇和挑战[N];证券时报;2006年
10 赵曾海;信用交易禁令当解除[N];证券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镇华;信用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尹小为;我国信用交易制度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徐浩雄;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信用交易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苏伟东;我国证券市场引入信用交易初探[D];吉林大学;2004年
4 汪劲松;我国证券市场信用交易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金庆新;我国证券市场引入信用交易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2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91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