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合同与物权行为的效力认定——兼评《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
本文选题:抵押 + 转让 ; 参考:《理论观察》2016年02期
【摘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规定所涉及的债权合同与物权行为的效力认定问题,至今在学界尚存在较大争议。在学理层面上,较为合理的建议是,认定债权合同有效,物权行为相对无效,承认抵押权追及效力,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增加善意取得制度的类推适用,以保护善意受让人。但是在实践层面上,大多数法院在判决此类案件时,倾向于会认定债权合同有效而物权行为无效。这种对物权行为效力的彻底否定,难免会损害受让人之利益,有悖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
[Abstract]:The validity of the contract of creditor's rights and the act of real right involv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of Article 191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still controversial in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the more reasonable suggestion is that the contract of creditor's rights is valid, the act of real right is relatively invalid, the mortgage is recognized and its validity is recogniz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analogical application of bona fide acquisition system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bona fide transferee. However, in practice, most courts tend to decide that the contract of creditor's rights is valid and the act of real right invalid. The complete neg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the act of real right will inevitably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the transferee and run counter to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永强;王建东;;论抵押物转让的法律效果——以对我国《物权法》第191条的解释为中心[J];政治与法律;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圣平;王琪;;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的解释论:《物权法》第191条及其周边[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刘贵祥;吴光荣;;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之抵押物转让的效力[J];比较法研究;2013年05期
3 石冠彬;;论抵押物出资——兼评(2011)豫法民三终字第127号判决[J];法学评论;2015年02期
4 冉克平;;论抵押不动产转让的法律效果——《物权法》第191条释论[J];当代法学;2015年05期
5 郑倩;;法律解释视角下抵押物转让的效力——对《物权法》第191条的新诠释[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6 张雅萍;王福友;;论抵押物转让的《物权法》适用——《物权法》第191条之再思考[J];求是学刊;2015年04期
7 程啸;;论抵押财产的转让 “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新万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评释[J];中外法学;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华艳;我国不动产抵押物转让制度相关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伟;论动产抵押物的转让[D];苏州大学;2011年
3 董君楠;我国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邓丽云;我国抵押物转让制度的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5 张涛;二手房抵押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杨平;论抵押物转让的法律效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7 邵元飞;论抵押权的追及效力[D];山东大学;2014年
8 花晓琳;论抵押期间抵押物转让的相关法律问题[D];山东大学;2014年
9 林培伟;抵押物转让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10 牛菲菲;不动产抵押物转让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谷,王爽;《合同法》:合同和合同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王轶;;论倡导性规范——以合同法为背景的分析[J];清华法学;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萍,李洁;也谈物权行为及其独立性和无因性[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李磊;物权行为理论探析[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杨震,申建平;物权行为理论探源——以罗马法为中心[J];学术交流;2002年05期
4 王舒,张悦;物权行为概念及其独立性再探讨[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5 张安毅,上官文庆;物权行为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谢鸿飞;物权行为中的三重问题:概念体系与语词还原[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7 谢怀h;,程啸;物权行为理论辨析[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8 杨建学;试论物权行为[J];学术探索;2003年12期
9 沈菊生;物权行为概念的法律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洪学军;物权行为若干基本问题的哲学省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黄凤龙;法人设立中出资行为的相关定性[N];检察日报;2008年
2 总参某部政治处 时磊;对物权行为理论的再认识[N];甘肃法制报;2005年
3 常鹏翱 李富成;异域之花:物权行为理论概略[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后新春;物权行为的无因性[N];江苏经济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君;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物权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常永达;中国当代法律中的物权行为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黄子瑞;物权行为三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霍振宇;物权行为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杨佳红;物权行为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魏潜;论物权行为的存在与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赵美玲;我国物权行为理论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8 孙树旗;物权行为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王韬;物权行为理论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苏长明;物权行为及其相关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57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95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