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数字遗产分类定性与继承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8 05:45

  本文选题:数字遗产 + 分类定性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悄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和QQ、游戏装备、虚拟货币、帐号密码、文件视频等诸多虚拟数字财产,既有财产性利益,又包含精神性利益。数字遗产的属性、法律保护、继承等问题,都有待进行系统化研究。数字遗产能满足财产价值性、稀缺性和可支配性的特质,具有财产权的法律属性,是包含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权利的集合体,应纳入现有财产权利体系中予以保护;根据数字遗产是否具有明显的财产性的标准,可将"数字遗产"分财产性显著类、人格性显著类、财产性和人格性混合类三大类;不同类型的数字遗产应适用不同的继承规则规范,才有利于数字遗产继承纠纷的解决。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has quiet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es, thus forming Sina Weibo, Tencent WeChat and QQ, game equipment, virtual currency, account password, Many virtual digital property, such as file video, not only have property interests, but also contain spiritual benefits. The attributes of digital heritage, legal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other issues need to b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Digital heritage can satis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erty value, scarcity and controllability, it has the legal attribute of property right, and it is a collection of rights including real right, creditor's 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o on, which should be protected in the existing property righ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of whether digital heritage has obvious property, "digital herit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significant property, significant personality, property and mixed personality.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al heritage should be governed by different inheritance rul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over digital inheritance.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立项项目“数字遗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YC2014-S108)
【分类号】:D9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戈;;网络个人信息的继承[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郭晓峰;;试论互联网环境下“数字遗产”的继承[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珍;论数字遗产继承[D];扬州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陈晓聪;;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思想源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张昕;未成年学生之间校园伤害案件责任探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徐自力;;论无效保险合同的法律后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尤佳;;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的认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高海宁;;论海域物权制度对传统物权制度的挑战和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邱国侠;程晓红;;试析股权转让行为之效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侯宇;;论对等同原则的恰当限制[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5 田保军;孙学亮;;刍议无因管理之“契约”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6 曹淑江;;公立高校银行贷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赵清林;;论公法上财产权[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保树;;合伙企业团体能力的思考大纲[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9 冯兴俊;;合作社基础法律问题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10 方斯远;;论新《破产法》对企业法人的认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尚婧;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担保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许t樥,

本文编号:2034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034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