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3 22:04

  本文选题:隐私权 + 网络隐私权 ; 参考:《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个人隐私信息变得更加容易被获取、利用,使个人隐私置于“暴露”的状态之中,时刻存在着被人偷窥、泄露的可能性,让人防不胜防,最后因个人隐私被不受控制的知悉而陷入困境,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的位置。为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维护正常的网络生活秩序,要求对网络隐私权进行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因其自身的法律传统以及重视自由的理念,美国更加注重通过行业自律来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而欧盟倾向立法模式保护网络隐私,欧盟主张依靠法律规制网络用户的网络行为以达到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的目的。研究国外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部分,是对网络隐私权的基本理论的阐述,以及研究我国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第二部分,研究国外主要是欧美国家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的选择及其利弊分析,同时研究欧美国家对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上的相关规定,借鉴其优秀经验以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第三部分,借鉴国外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出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建议。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ersonal privacy information becomes more easily access, use, so that personal privacy in the "exposed" state, there is always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peeped, leaked, so that people can not prevent, Finally, personal privacy is out of control, even irreparable.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he protection of network privacy has risen to a position of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citizens' right to network privacy and maintain the normal order of network life, the voice of legislating the right of network privacy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Because of its own legal tradition and the concept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freedom, the United State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network privacy through industry self-discipline. The EU tends to protect the network privacy by legislation mode, and the EU advocates to rely on the law to regulate the network behavior of the network user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personal network privac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protection of network privacy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first part is the elabor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network privacy, as well as the study of the relevant legal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law protection of network privacy and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the choice of network privacy protection mode an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it studie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law protection of network privac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Learn from its excellent experie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network privacy. The third part, draw lessons from the protection of foreign network privacy,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network privacy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晓露;;呼唤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J];观察与思考;2003年12期

2 汪滢,邹增义;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与我国立法模式的选择[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张秀兰;论我国政府在网络隐私权保护中的责任[J];图书馆学刊;2005年03期

4 齐宪生;网络空间的便利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J];河北法学;2005年08期

5 佟彬彬;网络隐私权保护立法模式探析[J];理论界;2005年03期

6 谭波;;关于网络隐私权立法的思考[J];河南科技;2006年05期

7 刘安宁;;网络隐私权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软件导刊;2006年17期

8 徐均;;网络隐私权保护措施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曹琳;;浅论网络隐私权的侵权与保护[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6期

10 申玉;;浅析网络隐私权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月冠;;论网络隐私权——以网络隐私权的类型化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2 何容;陈遥;;网络隐私权保护策略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3 李德成;;网络反垃圾邮件行为规范[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曾尔恕;黄宇昕;;美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5 李德成;;网络隐私权保护中政府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德成;;网络自律认证与中介[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琳琳;张莉;田文香;韩彬彬;;透过UCOOL谈网络隐私权的保护[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春晖;加强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N];人民日报;2007年

2 史朝霞;完善网络隐私权的思考[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卢爱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曲艺腾;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面临挑战[N];人民公安报;2006年

5 陈丽平;应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N];法制日报;2008年

6 本报评论员 周飙;网络隐私权或不必急于立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党委办公室 苏彦;网络隐私侵权法律规制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吴学安;网络隐私权保护何时能走出尴尬[N];中国审计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媛;互联网广告的隐忧——网络隐私权的保护[N];中国工商报;2000年

10 吉林大学法学院 白乃予;浅析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N];北方法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贵荣;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制度化[D];山东大学;2008年

2 鞠姗姗;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叶晓楠;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D];河南大学;2009年

4 梁燕;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研究[D];烟台大学;2009年

5 熊永明;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D];山西大学;2010年

6 宁慧娟;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雅菲;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困境及伦理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可;论宪法视野下的网络隐私权保护[D];苏州大学;2011年

9 陈星佐;基于网络隐私权的“人肉搜索”行为的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于猛;网络隐私权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8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058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e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