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定金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5 15:17
【摘要】:定金合同是一种具有担保作用的合同。在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通过交付定金,运用定金罚则的威慑使得双方当事人遵守合同约定。定金与其近似概念不同,有着与其他担保方式不同的担保作用,他的担保是双向的;定金罚则与其他的违约救济也有不同的作用。这些性质特征决定了定金制度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行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论及定金合同的内涵和历史,以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定金合同分类,并对定金合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立法分类进行评价。第二部分从定金合同的内容不同之处出发,分别从定金合同的标的物、定金所有权转移、定金合同的形式与交易方式、定金合同的内容要求等四个角度分析定金制度的性质。第三部分论及定金合同的识别问题。通过适用范围,目的性质,法律效力等方面的考察,比较定金与预付款,定金与押金,定金与违约金,定金与保证金,从而确定定金与价款之间的识别与适用问题。第四部分重点讨论了定金的惩罚性是如何与民法私法性质相符的,通过定金惩罚功能的作用表明其存在与民法主导的补偿性并不相悖。印证了定金罚则存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第五部分就定金罚则的具体适用规则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对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部分适用、免除适用的逐个分析,探讨定金罚则的适用范围及程度。并着重讨论了定金与违约金、损害赔偿的并用问题,对现行司法实践的使用方法提出质疑并分析解决。
[Abstract]:A deposit contract is a guarantee contract. When both parties conclude a contract, by paying the deposit and using the deterrent of the deposit penalty, both parties abide by the contract agreement. The deposit is different from its approximate concept, it has different guarantee function from other guarantee ways, its guarantee is two-way, and the penalty of deposit has different function with other default relief. These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value of the deposit system for further study. The article includes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history of deposit contract,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posit contract in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common law system, and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legislative classification of deposit contract in China.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nature of the deposit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deposit contract, the transfer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deposit, the form and transaction mode of the deposit contract, and the content requirements of the deposit contract. The third part deals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deposit con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nature of the purpose, the legal effect and so o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eposit and the advance payment, the deposit and the deposit, the deposit and the liquidated damages, and the deposit, so as to determin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between the deposit and the price. The fourth part focuses on how the punitive nature of the depos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e of private law. The function of the penalty shows that its existence is not contrary to the compensatory nature dominated by the civil law. It confirms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the existence of deposit penalty. The fifth part has carried on the concrete analysis to the deposit penalty specific applicable rule, through to the deposit penalty application condition, the partial application, the exemption applies one by one analysis, discusses the fixed fee penalty to apply the scope and the degree.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he use of deposit, liquidated damages and dama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use of the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 and analyzes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李明发;无效保证合同的民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翁连金;无过错责任原则确立原因透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阳高峰;;缔约过失类型化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李青;;家政服务机构责任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婉琳;;效率违约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高永周;;论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戚枝淬;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性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必伟;王乐;;反思与构想: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司法审查规则之新考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雯;;以转让方式转移拟证券化债权资产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陈婉玲;梁开斌;;论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6 张雪樵;;独家分销权保护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单红军;赵阳;;无单放货,狼乎?兔乎?[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林鹏鸠;;中国无单放货有关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姜丛华;卢方舟;;论强制缔约[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黄光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汪育玲;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冯国亮;债权人撤销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董欣;论强制缔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小龙;自然债的类型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宗来;论债权让与中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许爽;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论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24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24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