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适用

发布时间:2018-07-18 07:59
【摘要】:虽然我国尚未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违约责任的立法体系中,但在某些包含精神利益的合同之诉审理中,已有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判例,然而在认定方法及适用依据上并不统一。学术界对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讨论甚多,观点也存在差异,并且主要的讨论集中在论证能否承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对具体的适用并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论述。基于此,本文尝试采用案例分析以及比较法的研究方法,探析国内外司法实践中有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经验,从而对认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适用规则及方法进行思考。认为应当从合同当事人之意思表示所包含的对人身固有权益的保护及精神利益满足的目的两个方面来认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并考虑适用一般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基础上,以当事人之主观过错、合理预见规则,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的严重性规则给予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以严格的界定。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概述。该章主要阐述了学界观点、司法适用现状及特点,并提出本文思考的问题。第二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司法实践,以合同当事人之意思表示所包含的对固有权益的保护及精神利益满足的目的为基础,提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及其认定方法。第三章:通过构成要件及特殊限定规则两个方面来明确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适用。
[Abstract]: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not yet incorporated the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into the legislative system of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there have been preced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in some cases involving the litigation of spiritual interests. However, there is no unity in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the applicable basis. There are a lot of discussions on the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spirit damage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main discussion focuses on whether to admit the compensation for spiritual damage of breach of contract, and no further discuss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o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ries to use cas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compensation for spiritual damages of breach of contract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at home and abroad, so as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compensation for spiritual damage in breach of contract. Consider the applicable rules and method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should be determined from two aspects: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herent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rson and the purpose of satisfying the spiritual interests contained in the expression of intention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On the basis of applying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general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the rules of reasonable foresight, especially the rule of severity of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are strictly defined by the subjective fault of the parti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chapters: chapter one: summa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nsation for spiritual damages in breach of contract in China. This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academic viewpoint,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puts forward the question which this article ponders. Chapter two: through analyzing the judicial practice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inherent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satisfying the spiritual interes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spirit damage and its determination method. Chapter three: make clear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spirit damage through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and special limitation rules.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今华,许文山;“简单式”和“复杂式”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评定原则与方法[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0年05期

2 石先钰;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00年04期

3 张晓夫;试论精神损害赔偿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朱大强;不支持过高额精神损害赔偿[J];公安月刊;2000年11期

5 张立锋;精神损害赔偿浅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项雪平;略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孙惠民;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务中的几个倾向及对策[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8 王希;论精神损害赔偿[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陈凯;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张阳;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法律思考[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嘉亮;;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浅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高文英;;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建立和完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小红;;再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高建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卫江;;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论[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郑伟;;浅述精神损害赔偿[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张宏星;梁根科;;浅谈精神损害赔偿[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倪永飞;王暾;;试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者和死者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卢腊根;;完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建议[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建林;伍玉联;杨孝平;;论类型理论下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构建——以H省102份案例为样本的实证分析[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锋;我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上海市中和律师事务所 姜志明律师;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N];解放日报;2000年

3 张立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之补充[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孔园园;事故导致流产可否提出精神损害赔偿[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戴佳兵 李健鹏;精神损害赔偿:审判先行立法滞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刘晓霞;精神损害赔偿[N];河北日报;2000年

7 刘仁文;论人身伤亡的精神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0年

8 樊明 朱朝阳;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N];江苏法制报;2005年

9 王远山;浅议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数额[N];江苏经济报;2005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新宝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 王增勤;精神损害赔偿的几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焦q;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依据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芳;论精神损害赔偿[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赵钰;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车丽;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陈东;论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D];贵州大学;2007年

5 葛维强;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构想[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李炳涛;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探析[D];烟台大学;2009年

7 张红君;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陆婧;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肯定及其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娇;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合理性及制度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王莘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31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31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