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空难中的人身损害赔偿
[Abstract]:The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aviation has led to a general drop in the price of air tickets, which makes the general public prefer to travel by air, which is safer than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now it has become the norm to choose to travel by air.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his year, frequent air accidents have aroused great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fter the air crash,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s mainly on the compensation of the victims, and the victims here both passengers and possibly a third person on the ground, what kind of compensation can be obtained as victim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mpensation of passengers as the main line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mpensation to ground personnel. There is no special compensation law in our country to adjust the compensation for personal injury in the air crash. As far as the compensation for passengers is concerned, the liability of the air carrier has become the focus,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limitation of compensation has also aroused widespread controvers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compensation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victims and their families after the air crash. In an air crash, who is the party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death compensation that the subject of the right can get? Whether the compensation includes moral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pensation limit, what is the impact of aviation insurance in the event of an air accident, an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related issues, we can see the insufficiency of our legisla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erfect air crash personal injury compensatio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dvice, so as to better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6;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安生;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J];农村发展论丛;2001年17期
2 戴俊勇;论人身损害赔偿中的继续治疗及其费用[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李淑娟;制定科学统一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有法可依[J];工会博览;2004年09期
5 ;高法公布人身损害赔偿标准[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4年02期
6 朱珍华;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冲突及其新发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樊长远;论人身损害赔偿的统一——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理论观察;2004年05期
8 陈雪萍;不承担无谓的责任——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剖析[J];广西电业;2005年08期
9 陈文兴;;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与社会正义的维护[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10 胡洁婷;;试论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建良;;制定《人身损害赔偿法》的法律构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韩振才;苏杰利;李建英;宋福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功能恢复期的评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文斌;;触电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立军;陆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相关费用审核的原则与方法[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严锐;;浅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用中的两个问题[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李军;刘运敏;;人身损害赔偿在当前审判工作中的运用和探讨[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7 周国庆;;浅谈医疗费用审核[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温丙存;;农民法律实践的逻辑——以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例[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倩;学校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胡斌兵;破解人身损害赔偿执行困境[N];江苏法制报;2011年
3 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 魏建国 谢蕊娜;人身损害赔偿案中确定城乡居民身份的思路[N];人民法院报;2013年
4 记者 巫春燕 通讯员 张旭 方帅;我市人身损害赔偿实行新标准[N];衢州日报;2014年
5 石海燕;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走近我们[N];中国审计报;2004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新宝;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突破[N];法治快报(广西政法报);2004年
7 张新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N];法制日报;2004年
8 聂文辽邋孙中玉;建议修改人身损害赔偿中有关年龄的法律规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刘辉;包头人身损害赔偿案调解力度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10 马珂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检察院;浅析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N];今日信息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尧;雇员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霍鹏岩;论环境污染人身损害赔偿范围[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王冰;人身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慧辛;历史视野下的中西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李俊鹏;论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郑生强;户籍身份制约下的人身损害赔偿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叶璐;论雇工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陈天明;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的可撤销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9 张涵;高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限制[D];暨南大学;2014年
10 黄安民;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竞合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84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8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