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益的弱保护及突破
[Abstract]:Compared with substantive rights, civil legal interests are in a weak legal protection position. This weak protection not only lies in the lack of statutory norms, but also embodies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entry of legal protection with a heavier subjective responsibility. In the theory of equal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countries have limite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ort law to avoid the expansion of the trend of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This tendency of public law has overcome the weak protection of civil law interest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开泽;;法益性权利:权利认识新视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2 葛云松;;《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章柏杨;;意思自治原则及其限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郑启福;;民间合会的风险防控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葛云松;;中国的财团法人制度展望[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7 唐永春;;卡多佐司法哲学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8 叶林;;论不可抗力制度[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9 郝秀辉;;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论[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10 董兴佩;;法益:法律的中心问题[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巩固;;公众环境利益:环境保护法的核心范畴与完善重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秘明杰;;生态文明时代环境权利法定化的理论依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红梅;;论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控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5 郭侃;张朝霞;;试析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6 李云波;;缔约利益受第三人侵害时应予救济的基础原因[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姜明安;;论行政裁量权及其法律规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程雁雷;廖伟伟;;行政裁量与软法共生现象初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胡汝为;;网络医疗信息服务监管的行政法思考——兼论公立医院监管体制改革的“软法之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姜明安;;完善软法机制,推进社会公共治理创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慧;浅议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锦毅;论雇主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石钟旭;侵权法框架内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史文婷;论共同危险行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力涛;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康明;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及其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雪;论社交主人安全保障义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曹宇;论交强险诉讼中保险人的抗辩[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杨婷;论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云生;权利相对论——权利和(或)义务价值模式的历史建构及现代选择[J];比较法研究;1994年Z1期
2 葛云松;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3 王利明;;论侵权责任法中一般条款和类型化的关系[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4 王利明;;侵权法一般条款的保护范围[J];法学家;2009年03期
5 徐国平;论船舶油污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范围[J];法学评论;2005年01期
6 王晨光;法律的可诉性: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的特征之一[J];法学;1998年08期
7 张新宝;侵权行为法的一般条款[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8 张开泽;钟继军;;论待确权建筑及其法律属性[J];求索;2006年06期
9 黄曙;李忠强;;检察权的司法化运作及其构建[J];人民检察;2006年11期
10 姚建宗;权利思维的另一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军;独立的环境法益论[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2 暍哲夫;王充;;法益概念与多元的保护法益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关哲夫;王充;;现代社会中法益论的课题[J];刑法论丛;2007年02期
4 张开泽;;法益性权利:权利认识新视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5 江传堤;;搜查法益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开泽;;法益性权利的概念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龚健;;论刑法法益的功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8 余净植;;获致法律上妥当的裁判——对法益衡量思维与方法的全面检视[J];学术研究;2009年12期
9 鲁菲菲;;论行为构成要件与刑法法益之关系[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10 罗澍;;健康档案中的法益冲突与平衡[J];人民论坛;2010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许建兵;薛忠勋;;论“民事法益”的司法救济及其限度——基于法益、权利的二元关系维度[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2 焦艳鹏;戚道孟;;论核心生态法益及其刑事保护[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王亚楠;;受贿行为侵害法益之新探[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蒋兰香;周训芳;;从传统法益到生态法益——20世纪各国环境刑法法益保护观的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 邵栋豪;走进社会法益保护的新时代[N];检察日报;2011年
2 张继青;权利边缘上的“法益”也需保护[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周军邋胡渝;共同犯罪定性应引入“法益衡量”理念[N];检察日报;2007年
4 刘继峰;反垄断法的法益结构[N];国际商报;2010年
5 辽宁大学法学院 李岩;法益:权利之外的新视域[N];光明日报;2008年
6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 徐清;驾车“碰瓷”:侵犯法益有差异[N];检察日报;2009年
7 田甘霖;滥伐林木罪的法益分析[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西南政法大学 邵栋豪;侵犯社会法益犯罪的修法方向[N];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检察院 苏建召;财产罪法益范围应作宽泛理解[N];检察日报;2010年
10 刘海红;连续伤害多人构成同种数罪[N];检察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岩;民事法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翔;法益浅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覃斌武;法益范畴的法理学改造[D];湘潭大学;2007年
3 陈帅;法益功能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洪珂珂;刑法法益功能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Ren Bo;[D];西南科技大学;2012年
6 田华;民事法益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付雪;试从法益角度解析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8年
8 郑鸣;论财产罪的保护法益[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蔡德恒;财产罪法益之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韩清友;刑法法益阶序论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99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99108.html